其實在一年前,奧古斯都就預感到了自己死期將近。剛進入公元14年,他就開始著手撰寫《功業錄》,將他願意告知後人的事情記錄下來;並且將自己擁有的一切特權都授予了提比略,完成了皇位交替的準備事宜。他寫好了遺書,內容包括了繼承人的姓名,以及對自己葬禮的詳細的指示等。奧古斯都有條不紊地作好了迎接死亡的準備羅馬阿斯托拉貝內文托和提比略談話之後不出幾天,奧古斯都在妻子莉薇婭的懷中閉上了眼睛,正如他一生所願,以平靜、安詳的方式離開了人世。那一天是公元14年8月19日,離他77歲的生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提比略護送著奧古斯都的遺體,沿著阿皮亞大道北上返回羅馬。由於天氣炎熱,隻好選擇走夜路,白天就將遺體安放在沿途經過的各城鎮的會堂裏。騎士階級的人們,在距離首都20公裏左右之處等候迎接提比略一行,大家輪流抬著奧古斯都金碧輝煌的靈柩前往羅馬。抵達首都之後,遺體先送回奧古斯都位於帕拉蒂尼山上的私宅,第二天,運往古羅馬廣場的愷撒神殿,靈柩安放在神殿的台階上,提比略發表了讚頌故人豐功偉績的演講。之後,靈柩移往廣場西麵,放置於公民大會的講壇上,在那裏提比略26歲的兒子杜路蘇斯宣讀了頌詞。當時28歲的日耳曼尼庫斯正在日耳曼前線,原本應該是由他擔任這個職責的。
杜路蘇斯演講完畢後,由元老院成員抬著奧古斯都的靈柩經過馬爾斯廣場,在奧古斯都陵的廣場前舉行了遺體火化的儀式,骨灰即刻放入了陵墓。按照奧古斯都生前的遺囑,整個儀式既沒有威武的士兵隊列,也沒有來自同盟國以及行省的贈品,在樸素、肅穆的氣氛中完成了葬禮。
數日之後,維斯太貞女在元老院會場,當眾啟封並宣讀了事前保存在她那裏的奧古斯都的遺言,他要求將他寫的《功業錄》刻在銅板上,並鑲嵌在陵墓的正麵牆上。
奧古斯都的遺言裏對帝國的現狀也作了詳細的記載。內容包括了現有兵力的總數、軍團駐軍地一覽、元老院行省和皇帝行省各自的稅金總額,以及尚未收繳的各類間接稅的金額等等。他甚至還列出了能夠提供詳情的解放奴隸和奴隸的名單,真不愧是一位嚴謹的人物。
奧古斯都指定提比略和莉薇婭為他的財產主要繼承人,提比略得三分之二財產,莉薇婭獲三分之一。第二繼承人是提比略的兒子杜路蘇斯和日耳曼尼庫斯及其三個兒子。奧古斯都和愷撒一樣,所謂的繼承人主要繼承的是地位和權力,財產則退而為次。
愷撒曾經將他的一部分遺產分發給首都的全體人民。和愷撒同為“國父”的奧古斯都也沒有忘記他的義務,他不僅留給了首都羅馬人民4000萬塞斯特斯銅幣,而且另外贈與了350萬塞斯特斯給他所屬的兩個選區。奧古斯都因為同時繼承了他生父屋大維和養父愷撒的選區,因此擁有兩個選區。
此外,他還給禁衛軍士兵每人1000塞斯特斯、首都的警察官每人500塞斯特斯以及15萬人的軍團士兵每人300塞斯特斯。在遺囑中奧古斯都指示提比略立刻用現金支付,因為他一早就把這筆錢準備好了。
他還把另外的遺產贈給了軍團長們,每個人獲得的金額多少有些不同,總數約2萬塞斯特斯。這筆錢無法立即支付,需要推遲一年,對此奧古斯都也寫下了理由說是因為財產不多請大家見諒奧古斯都申明,他的繼承人所能獲得的財產不會超過1.5億塞斯特斯。雖然在最後的20年間他從朋友們的遺囑中得到了14億塞斯特斯的饋贈,但是連同他兩位父親留給他的遺產,全都用於國家建設了。
奧古斯都的遺囑內容不像一位皇帝所寫,更似一份會計報告,嫁給這樣的人做妻子,大概是要被逼著每天去記流水賬,想想也是蠻辛苦的。然而,對帝國而言,如果沒有清楚的財政收支,國家統治難以長久地維持。這位性格嚴謹、講究細節的羅馬帝國的初代皇帝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一點,隻有權高位重的人身先士卒做出表率,才能夠嚴格要求下麵的人遵紀守法。
在遺書的最後,奧古斯都表示他不允許流放中的女兒和外孫女死後葬在奧古斯都陵。
奧古斯都和半個世紀前的愷撒得到了同樣待遇。元老院以及公民大會決定,將奧古斯都神格化,稱之為“神君奧古斯都”。隻要羅馬帝國還存在,這個稱號就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