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皇帝提比略(14年9月17日-37年3月16日在位)(5)(1 / 2)

曆史學家塔西佗素來不喜歡提比略,他認為,提比略不希望別人覺得他誌滿意得,這番演說不過是遮掩之詞,絕非肺腑之言。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提比略的生父支持共和製,他曾為愷撒效力,參加過高盧戰役。這樣的交情,縱使他沒有對愷撒刀劍相向,卻仍被認為是“3月15日”暗殺的同夥。所以,在屋大維時代,奧古斯都就將此人列入懲罰的名單內,使得他不得不帶著當時年幼的提比略到處流亡。在以肩負羅馬共和的使命而引以為豪的名門貴族之中,克勞狄烏斯家族與科爾涅利烏斯家族齊名。流淌著克勞狄烏斯家族血液的提比略,此時便向原本與自己同一階層的男性求助。畢竟在曆史上,就連以武力取勝的愷撒,也曾為了建設新羅馬,請求戰敗的元老院議員西塞羅出手相助。但是,大多數元老院議員聽了提比略的話之後,都極力想躲開這件麻煩事,他們懇請提比略趕快接受“第一公民”的稱號。而剩下的少數人,臉上浮著與塔西佗相同的冷笑。

提比略終於開口道:“我深知,一己之力難當此重任,如諸位執意相托某事,我從之。”阿吉尼斯·葛斯立即接話道:

“愷撒(提比略後來成為奧古斯都的養子,他也就變成愷撒家族的成員),說相托則從之,什麼意思?”

這其實是不懷好意的。阿吉尼斯·葛斯是提比略唯一愛過的女人維普薩尼婭(Vipsania)的現任丈夫。由於提比略被迫與奧古斯都的女兒尤利婭結婚,導致了他與維普薩尼婭夫妻兩人勞燕分飛。然而,與尤利婭的不幸婚姻破裂之後,提比略也不曾想過再與其他女子結合。提比略雖然具有轉移窘境的機智,但在回答的時候,他還是猶豫了一下:

“如果可以選擇,我願意放棄公務。然而,事與願違。勉強取舍,實在與吾道相左。”

葛斯再度發言,此時他的臉上恐怕還浮現著剛才的冷笑。“非求取舍之道。我想聽到的,乃國唯一,一人可治一言也。”接著,葛斯又假惺惺地歌頌奧古斯都的功勳,稱讚提比略長久以來在戰場上和政治舞台上卓越的表現。可是,提比略還是沒有答應接受這個稱號。終於,一位叫龐蒂斯的議員站起來說道:

“愷撒,想讓國家群龍無首的狀態拖到什麼時候呢?”元老院的焦急心態在所難免。畢竟距奧古斯都駕崩都快過去一個月了,駐紮在萊茵河畔的帝國軍團也傳來邊境有變的信息。提比略終於點頭應承了下來。即使他與奧古斯都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在年齡、經驗、功勞和能力上都是可以接任皇位的第二任“第一公民”,也意味著新皇帝終於確立了。此時,提比略還差2個月滿55歲。

元老院會場中的這番針鋒相對,我認為並非如塔西佗推測的那樣虛偽與反虛偽之間的鬥爭,而是一個小插曲,它如實呈現了元首製下皇帝與元老院之間相互製衡的關係。

提比略請求元老院讚同,這正是奧古斯都巧妙創造出來的由皇帝統治、元老院協助的管理模式。葛斯當然有理由反對。如果單從字麵理解奧古斯都對眾人直言的部分,羅馬仍舊是共和體製,元首隻不過是全體公民中的“第一公民”。然而事實上,指定“第一公民”的卻是上任“第一公民”,而元老院隻有同意的份兒。其實,在葛斯看來,也許是提比略的舉動讓人覺得可笑吧。因為對於這顯而易見的事實,提比略視而不見,反而擺出一副“第一公民”姿態與元老院平等地對話,還請求元老院協助。

其實葛斯是在借題發揮,畢竟他與提比略都了解奧古斯都架構的“第一公民”政治體製內所隱藏的矛盾。

雖然這樣說,當時奧古斯都為什麼能夠設計這種違背常理的製度——掩蓋在共和製下的君主專政,並且成功維持其運作40年之久呢?

研究者認為,奧古斯都擁有相當敏銳的政治直覺。正因如此,他才能在帝王與元老院的對立關係中保持平衡,並實現雙贏。我完全讚同這種觀點。然而,我們不能忘記——在權力鬥爭中,奧古斯都從來都是依靠武力才大獲全勝的。不管他本人多麼溫和謙遜,作為實實在在的失敗者,元老院在他麵前也不得不采取慎言的做法。提比略獲得的權力是前人靠實力獲得之後“拱手相讓”,也不符合奧古斯都明確表示的血緣繼承模式。換言之,他這個繼承人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也正因如此,我認為提比略情願從字麵上理解羅馬公民中的“第一公民”,從而需要接受元老院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