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皇帝提比略(14年9月17日-37年3月16日在位)(25)(1 / 2)

公元17年,羅馬帝國的小亞細亞南部地區遭遇了大地震。而強地震之後的火災使得災情愈發嚴重,位於震區的薩迪斯、馬格尼西亞與菲拉德菲亞等城市幾乎陷入了滅頂之災。就連名城以弗所也沒能逃脫餘震的破壞。這些屬於元老院直接管轄的“亞細亞行省”地區,通常都要經過元老院的商討才能擬定對策交付辦理,然而在如今的災情威脅之下,拿出對策刻不容緩。

提比略在獲得災情報告後,馬上要求成立應急委員會,並要求委員會對他提出的對策進行及時的決斷。

一、為實施緊急援助及重建基礎設施,從國庫拿出1億塞斯特斯進行救援。

二、對災區受災的人民,免征行省稅5年。

1億塞斯特斯有多少錢呢?這個數字相當於保衛羅馬帝國的全部軍隊一年工資的一半。第二條的行省稅,現在的說法就是現在的國稅與地方稅。

帝國負責緊急援助及社會資本的重建,就是提比略的災害對策的核心思想。然而,由於帝國免除了受災人民5年的行省稅,所以個人家庭的重建隻能依靠自身。

由提比略創設的災害對策不止一次發揮了效用,即使是在後世的羅馬皇帝當政期間,如果遇到天災,還是沿用了同樣的辦法。然而,受災情況的大小,決定了緊急援助的金額與免征行省稅的時間長短。可是,免稅時間都不會少於3年。

而提比略的救災對策之所以能成為典範,受後人頂禮膜拜,是因為公元17年小亞細亞南部的重建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傳聞,災區薩迪斯城在3年之內就完成複興,而當地人民3年內就恢複了繳稅能力。

兒子之死

然而,就在小亞細亞災區重建工作穩步推行,戰勝北非沙漠遊牧民族後的工作日益走上正軌,國內外一片安詳的公元23年,突然發生了一件出乎提比略預料的不幸事件——剛被羅馬人公認為繼承人的杜路蘇斯突然去世。不難想象,對於一位64歲的父親而言,35歲的兒子離世是多麼沉重的打擊。貴為皇帝,提比略失去的是帝國的繼承人,然而,這又不是一個僅僅依靠出席葬禮就能解決的問題。提比略不曾生病,有著非常健壯的身體,可是他已經64歲了,按羅馬60歲老年的標準他已超過了4歲。站在元老院議員們麵前的提比略完全不像一位剛痛失愛子的父親,他以一貫冷峻嚴肅的態度將日耳曼尼庫斯的兩名遺孤托付給了元老院。他請求所有元老院議員能把17歲的尼祿·愷撒與16歲的杜路蘇斯·愷撒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進行照顧。

對於那些希望羅馬帝國由流著奧古斯都之血的人來繼承的人而言,提比略的這一舉措無異於“大政奉還”。有很多人對此歡喜異常,第一個有這種念頭的正是阿格裏皮娜,她的身份是奧古斯都的外孫女,日耳曼尼庫斯的妻子,尼祿·愷撒與杜路蘇斯·愷撒的母親。

若阿格裏皮娜是個聰明有頭腦的女人,這種時候她就應比杜路蘇斯在世時更謹言慎行。隨著提比略年事已高,隻需要耐心等待,阿格裏皮娜的兒子很快就會繼位。然而,阿格裏皮娜卻在此時蠢蠢欲動。

阿格裏皮娜煽動此前反對提比略的婦女們,共同形成了反提比略派,並把這股勢力引往羅馬男人的世界中。隻要敬仰日耳曼尼庫斯的男人都加入其中,這將無異於與“日耳曼尼庫斯神話”合流。當見到提比略之子杜路蘇斯以皇位繼承人身份遊街時,阿格裏皮娜被仇恨吞噬;看到杜路蘇斯之死,她心中又多增加了一分欣喜與傲慢。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阿格裏皮娜認為提比略已經無牌可出。

然而,此時半路卻殺出了個程咬金,阻礙了阿格裏皮娜的計劃。此人就是與阿格裏皮娜同住在帕拉蒂尼山孤獨生活的莉薇婭。擁有“國母”稱號的莉薇婭是神君奧古斯都之妻。雖然她年事已高,但在皇族內依然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對於阿格裏皮娜而言,莉薇婭既是已故丈夫的親生祖母,又是讓他深惡痛絕的提比略的親生母親。眾多現代學者認為,在這個時期開始形成的阿格裏皮娜派,與其說是為了推翻提比略以使兒子繼位,不如說是阿格裏皮娜為鞏固兒子地位,把繼承皇位的這種想法公之於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