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議員們清楚,要統治帝國,必須收集情報,最佳的情報集散地,就是號稱“世界之都”的羅馬。然而,他們並不了解,情報收集的重要性不是絕對的速度,而是搶得先機截獲情報,早一步進行分析作出判斷,然後更早一步下達命令。收集情報應該考慮獲得情報的速度,但這不是決定性因素。即使利用奧古斯都時代設置的政府郵政係統——在高速公路化的羅馬街道上快馬加鞭相繼傳遞,從邊境傳來的消息要到達首都至少需要10天。海路雖然容易受到風向影響,如若順風順水的話,從埃及的亞曆山大到那不勒斯灣的軍港米塞諾,也要9天時間。在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隨時可以收集情報,然而處理對策滯後的情況亦不在少數。究其原因,在於掌握情報的人沒有真正領會其價值,進而迅速采取措施,使之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所以,理論上,隻要確立通暢的收集情報和傳遞命令的係統,並使之有效運轉,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處理情報,物盡其用。
實際上,提比略在隱居卡普裏島之後就發生了兩件大事,他迅速而又精準的反應不得不讓人交口稱讚。
從羅馬沿薩拉裏亞大道北上10公裏左右,有個叫做佩特洛的小鎮,這裏曾經發生了一起導致5000人死傷的慘劇。起因是小鎮上舉行角鬥比賽,木結構的觀眾席轟然坍塌,這次比賽的原先設想在於贏利,並不是為選舉活動造勢。比賽場地隻可以容納1萬人,結果硬生生地擠進去了2萬多人。提比略不喜角鬥比賽因而不再讚助,此類比賽少了許多;政府高官的選舉也從公民大會變成元老院議員相互選舉,不以選舉為目的的比賽又有減少,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10年時間。
暌違10年,佩特洛小鎮舉行角鬥比賽自然吸引了無數百姓,對比賽素來懷有極大熱情的百姓們自然把場地圍得水泄不通。塔西佗說死傷者達5萬人之多,然而中世紀手抄本數字誤寫的極多,減掉一個零更接近事實。更何況,從佩特洛小鎮的規模來看,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地方建一個可以容納5萬人以上的龐大的圓形角鬥場。最佳容納人數應在1萬人左右。除了容納人數超出場地極限之外,主辦方吝嗇建設經費也是觀眾席坍塌的原因。
提比略得知後立即下令,動員首都和鄰近村鎮的所有醫師前往佩特洛治療傷員。同時,要求佩特洛以及鄰近所有村鎮的普通家庭收留傷員,決定由國庫承擔死者的喪葬費用。提比略致信元老院,要求通過如下決議,換言之,要元老院立法施行。
一、擁有40萬塞斯特斯以上財產者,方可舉行角鬥比賽。二、觀眾席可木製,然而地基必須徹底修整,否則,不可搭建觀眾席。佩特洛角鬥比賽的主辦人被判處流放並立即執行,才使得這件事畫上句號。在這次事故還沒有被淡忘時,位於羅馬“七丘山”之一的西裏歐山卻被付之一炬。由於當時山上幾乎沒有公共建築,所以遭此大難的都是民居。提比略知道後立刻發放救濟金,首都的居民們也紛紛效仿皇帝伸出援手,使災民得以早日重建家園。這次重建活動並沒有對災民實施免稅,因為災民是擁有公民權的羅馬市民,他們原本就不用繳納直接稅。幸好提比略反應迅速,指責他不在首都的聲浪也趨於平靜。元老院甚至決定,要感謝提比略對災區采取迅速準確的措施。
然而,不論救災活動處理得多麼及時準確,羅馬的公民們也不會因此就覺得滿意提比略的表現了。羅馬的居民們開始認為,自己被長期在外的提比略舍棄了。至於元老院,議員們除了不滿之外,更加認為這是提比略的侮辱。因為提比略送來書信隻是要求他們同意,這隻能說明元老院權威不再。提比略這麼做,是因為他已經厭倦以“第一公民”的身份來統治帝國,他決定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不僅要像奧古斯都一樣成為實質性的皇帝,淩駕於公民和元老院之上,還要坐實皇帝的“名分”。並且,即使遠離首都仍然可以治理國家,治理得越得心應手,越能證明元老院可有可無。體會到自己無用武之地,真是世上最憋屈的事兒。於是,百姓和元老院的議員們都有了自己的理由,對提比略的評價越來越差。無論是誰,都會認為耳提麵命好過被遙控操縱。然而,年逾古稀的提比略似乎毫不在乎人心向背,更何況他本來就不是一個輕易受輿論擺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