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皇帝提比略(14年9月17日-37年3月16日在位)(40)(1 / 2)

獨自背負所有責任的人的自我憐憫,甚至會偶爾流露出“連日來已品嚐之痛不欲生之苦痛”這樣的感歎,這又何嚐不是一種自怨自憐呢?感歎為什麼一切都得由自己一人承擔,這是凡事都得靠自己單打獨鬥的人偶爾會陷入的情緒低穀。隻要能擺脫這種暫時的低迷心理,這個人又會以差不多忘記自怨自憐的能量,重新振作,“單打獨鬥”。實際上,即使提比略在眾人麵前坦露心跡,一吐為快,當次年遭遇金融危機、再下一年起曆時兩年解決東方問題,以及之後的災害處理,他依然繼續單打獨鬥。

提比略曾經以辛辣無比的言辭戳得人體無完膚,他至死也不會流露出絲毫絕望或脆弱之情。然而,提比略已經身心俱疲,此時的他真的老了。

公元36年到37年的冬季,在凜冽刺骨的西北風中,77歲高齡的提比略離開了卡普裏島,來到那不勒斯灣以西的米塞諾海角上的別墅過冬。在此地過冬,不但可以免受寒冷的北風和西北風的襲擾,還能從正麵遠眺到維蘇威火山,那真是一個美不勝收的地方。這座別墅由共和製末年的一位傑出將軍魯庫盧斯建成,當然,他以奢侈生活、吃遍天下美食聞名於羅馬,然而,最後此地卻成了提比略的私有財產。雖然今天擺在我們眼前的隻有遺跡,不難想象這座別墅反映出魯庫盧斯的貴族品位,一定是座美麗漂亮的海邊別墅。提比略似乎對這座別墅情有獨鍾,經常到此過冬。

公元36年到37年這一年的冬季並不尋常,77歲的皇帝已經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提比略有生之年不曾生病,也沒有遵循醫囑,隨心所欲活到古稀之年,如今,他比誰都清楚自己已經筋疲力盡,無力繼續支撐。提比略憑借強烈的責任感來治理龐大的羅馬帝國,他肯定明白權力順利交接的重要性。有三個人具備接替提比略成為第三任皇帝的資格,按長幼依次是:45歲的克勞狄烏斯、24歲的卡利古拉,以及提比略的年僅16歲的嫡孫葛梅魯斯。

提比略首先排除年紀適合的克勞狄烏斯,這事出有因。克勞狄烏斯雖然是提比略的親侄子,然而提比略成為奧古斯都的養子時,克勞狄烏斯的哥哥日耳曼尼庫斯以提比略養子的身份成為尤裏烏斯家族的一員,所以克勞狄烏斯成了提比略本家克勞狄烏斯家族的現任家長。如果讓他成為皇位繼承人,就違背了先皇奧古斯都的遺誌——唯尤裏烏斯家族的男性可繼任為皇帝。正因為自己出自克勞狄烏斯家族,所以要在家族內挑選繼承者,這不是提比略的風格。

歸根結底,提比略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他的接班人,不是奧古斯都預定接替他的日耳曼尼庫斯僅剩的遺孤卡利古拉,就是以他的嫡孫的身份加入尤裏烏斯家族的葛梅魯斯。

提比略於公元37年3月16日駕崩。一個世紀之後,曆史學家塔西佗說提比略的死法很符合“可怕的提比略”的死亡方式——他因枕頭窒息而死;然而,提比略駕崩時才10多歲的博物學家普林尼,在提比略百年之後卻認為提比略死於衰老,我也認為他是自然死亡。提比略終年77歲零4個月。羅馬帝國是由愷撒繪製藍圖、奧古斯都打下框架、提比略奠定基石,不論塔西佗等共和製擁護者如何批判提比略,都不能改變上述事實。此外,還有研究者批評提比略沒有施行任何新政。在我看來,提比略沒有施行新政非常重要。因為,奧古斯都一手架構的完美帝王政治體係,如果繼承者的做法稍有差池,肯定會因一時的改革而前功盡棄。但是,提比略繼承了奧古斯都的遺誌,為鞏固奧古斯都所架構的體製專心致誌,殫精竭慮,所以之後無論由誰執掌天下,羅馬帝國的基石已經堅如磐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