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在意外繼位之前用了50年歲月研究曆史和寫作的克勞狄烏斯,很明白這些沒有新聞價值工作的重要性。他做過的有新聞價值的事情,除了遠征不列顛之外,其他就沒有了。在萊茵河防衛線上,他也隻是貫徹了駐守的原則,還有對於另一條防衛線多瑙河,他也隻是完善了防禦係統。然而,與奧古斯都同門的第二代皇帝提比略相比而言,第四代皇帝克勞狄烏斯,缺少他們所具備的貴族特有的驕傲。這位老實本分的皇帝,誠心誠意地想得到元老院的幫助。在征求元老院就審判體係法製化意見的會議上,他這樣講道:
我提出的這項改革草案,要成為法律之前,必須得到各位的同意。在此,我希望各位能夠獨立認真地斟酌後再決定。如果有不讚同這項草案的,請提出代替方案。要是擬定代替方案需要時間,也可以以後再行商量。
各位議員,為什麼要各位提意見呢?假設元老院首席議員給我的草案提意見,各位議員不經思考就表示“同意”,走出議事廳後卻說“我已經提過意見了”的話,這實在是元老院不應該有的做法。
克勞狄烏斯剛繼位時遭到元老院議員的冷笑現象早已不複存在。因為,克勞狄烏斯早已經習慣在公共場合進行演講,說話也不再結巴了,加之像維特裏烏斯這樣願為皇帝肝腦塗地的議員也越來越多。不過,就算是皇帝欽點要立法的法案成為國家法律,也需元老院一致通過才行。無論是“終身獨裁者”的愷撒還是對外一直自稱“第一公民”的奧古斯都,抑或是隱退到卡普裏島仍抓著政權不放的提比略,都嚴守這個規矩。這個規矩可以說是羅馬元首製的根基。這麼說來,從決定國家政策這一點來看,身為國家政策的最高負責人,皇帝作出的決定等要稱做政治的話,那麼身為立法機關的元老院所做的工作也同樣能稱做是政治了。如果這就是羅馬元首製的話,那麼要讓這體製有效地運作,就需要一個能夠正確忠誠地執行皇帝和元老院決策的機關,即在皇帝和元老院之間需要一個新的職能部門。
帝國的運營隨著元首製時代的推進日益複雜化。麵對這樣的局勢,如果想要保持國家治理的有效進行,就要設立不同職能的職能部門。
提比略隱居的卡普裏島上,不論是在皇帝的別墅附近,還是在離其別墅較遠的地方,都修建了多處規模很大的官邸,今天來看這些古跡,可以得知雖然隱退了但還掌握實權的提比略,已經形成了分工明確的部門係統。隻不過他向來行事低調,所以至今也無法得知這些官邸各自發揮了什麼樣的職能。
作為提比略的外甥,克勞狄烏斯卻是習慣公開行事的人,所以他將輔助自己治理國家的秘書官體係對外公開。然而,羅馬當時並沒有培養官員的機構,就連產生官員的社會階層都不存在。如果要問在這樣的現實當中也能充分發揮職能的是何種組織的話,答案肯定是羅馬社會中有錢而又有影響力的家庭。
在羅馬嚴格地遵守各司其職原則的奴隸、稱之為“解放奴隸”的原奴隸階層是怎樣支撐著羅馬有權有勢的家庭的,這是沒有奴隸的羅馬家庭不能想象的。用人中地位最高的人被稱為“瑪尤爾朵姆斯”(Major Domestic),是意大利語中“執事”一詞的來源。能做到這個職位的一般都是解放奴隸。羅馬人會讓用人的孩子做自己孩子的伴讀,這也是出於維係用人體係的必要而產生的,這也不難看出羅馬人物盡其用的理念。
年近50歲的克勞狄烏斯會成為皇帝,這是常人很難想象的,所以他身邊自然也就沒有黨羽和謀士。又由於身體上的殘疾,更沒有人對他心懷敬意。當上皇帝的克勞狄烏斯不僅結巴還淌口水,要想找到一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朝堂助手,就得從家中的用人中培養。皇宮好似首相的官邸,克勞狄烏斯家中優秀的奴隸和解放奴隸構建成了秘書官係統,打理著官邸上下。當時優秀的原奴隸階層基本上都是由希臘人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