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皇帝尼祿(54年10月13日-68年6月9日在位)(7)(1 / 2)

對於尼祿的提案,議員們當然不讚同這種荒唐的觀點。在他們看來,擁有羅馬公民權的羅馬公民根本沒有繳納行省稅的義務。如若廢除關稅,他們更不用繳納關稅,從而引發了帝國財政危機。在議員們認為,廢除關稅可能增加行省的稅收目前隻是推測而已,是否行之有效不得而知。更何況廢除關稅期間替代關稅的錢從哪裏來?恐怕隻有通過提高行省稅率才能解決問題,如果事情發展到那個地步,很可能演變成影響帝國統治上的危機,進而危及帝國的治理與發展。

在當時的曆史文獻基礎之上,如今有部分研究者經過計算,如果廢除關稅,會導致羅馬帝國國庫約1億塞斯特斯的損失,約占總收入的十五分之一。這種樂觀的推測是否符合事實另當別論,如何先想辦法把廢除關稅帶來的空缺填補上,才是當時元老院更為關注的焦點。然而,尼祿似乎是個積極經濟論者,他根本就不擔心這種缺口。

尼祿親自提議廢除關稅,並希望元老院予以通過將之上升為法律。可是,如果直接投票表決的話,肯定會被元老院擋下來,這樣一來身為皇帝的尼祿也肯定會顏麵盡失。於是,有議員提出修正案,內容是廢除事關“糧食安全”的必需品小麥的“二十分之一稅”,萬般無奈之下,尼祿也隻好接受。

議員們親自否定了尼祿關於廢除關稅的提案,雖然表麵上是在一本正經地討論,然而內心深處,他們其實想好好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20歲的年輕人。因為不久前尼祿曾對議員們亂下指令,使得議員們怨聲載道。

羅馬是全國唯一擁有大型角鬥場的地方,卡利古拉皇帝專程命人從埃及運來25米高的方尖碑,仿照羅馬樣式興建了一座私人角鬥場,這座角鬥場位於台伯河西岸的梵諦卡努斯(Vaticanus,今梵蒂岡Vatican)。尼祿下令加以改裝,並開放為公民們的娛樂場所。

正是在卡利古拉興建的這個角鬥場,尼祿舉辦了一場類似今天田徑比賽的體育競賽。此外,他還命令羅馬上流社會的元老院階級與騎士階級的男人到場中進行比賽,然後邀請普通羅馬公民入場觀看。

這些議員如果穿著托加的話,即使膀大腰圓也不會太過突出,有時甚至象征著崇高的社會地位,讓人覺得穩重可靠。他們沐浴或按摩放鬆時肯定會脫掉衣衫,然而隻有服侍他們的仆從奴隸看到他們的赤裸上身。尼祿命令他們在角鬥場上裸露上半身,接受觀眾席上普通民眾眼光的打量評判,根本就是一件讓人羞辱的事情。這還不算完,這些議員在青年時期就早已荒廢了運動,然而尼祿居然要求他們跑步與跳躍。與希臘人不同,在羅馬人看來,體育隻是青少年用來鍛煉身體的手段,絕非這些心懷國家社稷的議員們該做的事,這根本與他們的身份不符。然而,議員們雖心懷不滿,也隻得依從了皇帝的命令。

不用說,羅馬公民們肯定興高采烈地來看熱鬧。我們試想一下,如果讓國會議員、高級幕僚或者財經界的大佬們赤裸上身參加田徑比賽,各大媒體肯定會連篇累牘大肆報導。甚至連我們這種普通老百姓也會不惜掏腰包去看熱鬧。說不定羅馬公民們還會拍手稱讚小尼祿真有能耐。這不是明擺著揭人短處嗎,議員們不喜歡這飛揚跋扈的年輕人也就不足為怪。然而,與此同時,一位隻有成熟男人才能完成的豐功偉業,正在遠離羅馬帝國千裏之遙的東方前線上演。

亞美尼亞戰線

趕走篡位的帕提亞王之弟,讓亞美尼亞王國重回羅馬帝國的掌控之下,科爾布羅正是帶著這樣的使命來到了亞美尼亞前線。然而,令他失望的是,望眼欲穿也未能等到從羅馬傳來改變戰略的任何消息。羅馬軍隊同帕提亞對峙的指揮係統依然沒有統一,直到與帕提亞王談判休戰,他與敘利亞總督誇德拉圖斯還是維持著互不隸屬的狀態,抵抗帕提亞的兵力也是兩人各自領軍。雖然誇德拉圖斯礙於尼祿的命令不得已分給科爾布羅2個軍團,再加上從駐守多瑙河中遊的米西亞抽調的1個軍團,共1.8萬名士兵構成了科爾布羅的主要戰鬥力量。此外,雖然米西亞軍團還有6000名輔助兵,加上同盟國的援助以及行省人民的誌願兵加入,這部分兵力不超過1萬人。把上述兵力相加也僅僅有3.4萬人上下。加之敘利亞行省派來的2個軍團根本無法上戰場,所以,在科爾布羅看來,羅馬帝國在亞美尼亞前線的兵力根本就不是帕提亞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