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係列的動向中,公元70年的冬天過去了,春天隨即到來。羅馬一方開始從意大利、西班牙、不列顛三個方向朝萊茵河進軍。出兵迎擊的尤裏烏斯·奇維裏斯一改當年在擔任羅馬軍輔助部隊指揮官時的短頭發、齊胡須的模樣,變成了長發隨風飄動、胡須半遮著臉的日耳曼風格。雙方的旗幟都是高盧帝國,但是很明顯,這是一場在羅馬史上已經反複發生過並且此後也將幾度上演的羅馬與日耳曼之間的對決。
將外形改為日耳曼風格的尤裏烏斯·奇維裏斯似乎也想將內涵變為日耳曼模式。日耳曼民族非常重用女占卜師,往往根據她們的卜卦來決定是否出戰。羅馬在對外擴張的共和政體時代也曾流行過在出征前卜算“雞卦”,根據雞的啄食方式來占卜吉凶的這種方法也沒落了,但是步入帝政時代以後軍團的主要任務變為了防禦。因為在迎擊來襲的蠻族時,根據雞卦的結果來決定是否出擊的方法太不現實了。
得到尤裏烏斯·奇維裏斯重用的女占卜師的名字叫貝萊達,是居住在萊茵河東岸的布魯克特裏人的年輕女子,她預言日耳曼人會成功稱霸西方,殲滅羅馬軍。筆者覺得她說的都是廢話,不過對於讓駐紮在萊茵河沿岸的6個軍團宣誓效忠了高盧帝國的奇維裏斯而言,想必這是神靈對未來的啟示。尤裏烏斯·奇維裏斯將一名本來要處死的軍團長俘虜送給占卜師貝萊達作為祭神的供品,不過這個名叫盧佩魯克斯的軍團長在被押送的過程中選擇了自殺。
奇維裏斯的日耳曼風格也表現在對俘虜的處置上,他把俘虜的羅馬軍團兵送給了年幼的兒子當玩具,不是讓他們陪他一起玩,而是把他們綁起來,讓兒子用劍刺他們取樂。
這樣做也許可以提升日耳曼人的士氣,但是對於高盧人起到的作用隻有加深他們對日耳曼人的戒備心,並且羅馬這個民族絕對不會放過以非人的方式對待同胞的凶手。
羅馬軍正式開始反攻的消息讓高盧裔(凱爾特)的高盧人發動了對日耳曼的作戰。首當其衝的是高盧帝國一方的林貢斯人南邊的塞卡尼人。塞卡尼人的族長也是“尤裏烏斯”家族的一員,同時也出席了雷米人主導召開的部族長會議。他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支持羅馬的立場,並且戰勝了尤裏烏斯·薩比努斯率領的林貢斯人。高盧帝國的冰山一角就這麼快地崩潰了,敗軍之將薩比努斯雖然成功逃跑,但是9年後還是被羅馬人找到了。自稱是愷撒私生子後代的這名男子被皇帝韋斯帕薌下令處死。
但是,高盧帝國隻是損失了冰山一角。尤裏烏斯·奇維裏斯依然率領著巴達維人和萊茵河東岸的日耳曼各部族盤踞在萊茵河口和東岸一帶,科隆、波恩、美因茨就像待宰的羔羊一樣岌岌可危。另一方麵,尤裏烏斯·克拉西克斯和尤裏烏斯·托圖爾率領的特雷維利人占據了萊茵河西岸一帶。
代替留在埃及的韋斯帕薌率領羅馬軍正式反攻的穆奇阿努斯在挑選實際擔任指揮的司令官和軍團長時也顯示出了冷靜的頭腦,就算曾經為前一年中相繼倒台的三位皇帝中的任何一位效力過也完全不是問題,在低地日耳曼或高地日耳曼軍中服役的經驗才是選拔的標準。司令官之一的安尼烏斯·蓋魯斯曾經在高地日耳曼駐屯軍中擔任過軍團長,另一名司令官佩提裏烏斯·凱利亞裏斯也有在低地日耳曼駐屯軍中擔任軍團長的經曆。因為日耳曼人身為原住民族對地形和其他一些事情了如指掌,並且是在他們的地盤上交戰,所以就需要具備足以與原住民族抗衡的知識和經驗。
總計9個軍團從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和英國聚集到了一起。凱利亞裏斯作為典型的前線指揮官,沒有等到全軍集結完畢,當他到達被破壞後僅剩下少量殘兵的美因茨時,手上的兵力恐怕隻有從意大利帶來的5個軍團。凱利亞裏斯決定隻率領這些部隊向特雷維利人的駐地進軍,從西班牙、英國和瑞士前來的其他軍團的指揮權則交給了蓋魯斯,他不想錯過這個正適合作戰的早春季節。
但是,即使隻有2萬兵力,羅馬軍的主力軍團兵的戰鬥力依然很可觀。美因茨到特裏爾之間由一條古羅馬大道相連,不過因為是山嶽地帶,行軍速度肯定比不上平地,但是羅馬軍仍然保持5公裏的時速,每日行軍9小時。羅馬軍通常的行軍時間是一日5小時,所以這已經趕上急行軍的速度了。能走得這麼快是因為減少了行李的重量,特雷維利人的西鄰雷米人可以提供“後方支援”。他們在到達之後對摩澤爾河畔的特雷維利人的根據地特裏爾展開攻勢,經過激烈的戰鬥成功占領了特裏爾。獲勝的羅馬士兵們主張放火將特裏爾全城摧毀,並殺死所有居民,理由在於這裏是殺死沃克勒等羅馬軍將領的罪魁禍首尤裏烏斯·克拉西克斯和尤裏烏斯·托圖爾的故鄉。他們認為將掠奪的戰利品和俘虜變賣雖然是勝者的權力,但現在不需要這些利益,所以應該通過燒殺搶掠讓特裏爾這座城市從地球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