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羅馬詩人的生與死

馬爾庫·斯瓦萊裏烏斯·馬提雅爾(M.Valerius Martialis)於公元40年前後在西班牙北部出生。出生地比爾比利斯是夾在薩拉戈薩和托萊多之間位於羅馬大道沿線的小城鎮,位於薩拉戈薩西南100公裏處。和同為西班牙出生的教育家昆體良的出生地卡拉奧拉也僅隔100公裏左右的距離。這位詩人在那裏完成了初等、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可能是在行省塔拉戈納的首府塔拉戈納完成的。既然他能夠接受這麼高水準的教育,就算家境不算富裕,至少也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這名年輕的野心家在24歲的時候為了出人頭地來到了帝國的首都羅馬。在共和政體時代,西塞羅、維吉爾、賀拉斯等意大利地方出生的人為了取得成功曾來到過羅馬,到了帝政時代,這種傾向擴展到了帝國全境,想出人頭地的人就像雨後春筍一樣紛紛來到羅馬。西班牙人馬提雅爾隻不過是其中之一,不過在尼祿時代已經有塞內加這樣的西班牙出身的文人大放異彩過了。

雖然來到了“世界的首都”,但是馬提雅爾既不像塞內加那樣是元老院議員的兒子,也不是遊手好閑仍然可以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他必須自己去賺取生活費。因為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隻要有打算就可以成為昆體良那樣的教師,或是應征帝國首都不斷需要的國家公務員,還可以像塔西佗和小普林尼那樣做一名律師。然而,馬提雅爾並沒有“那種打算”,他打算靠寫作為生。不過古代不承認著作權,如果能寫出暢銷作品,出版商當然歡迎,以後出版作品也會變得更容易,但是收入不會隨著銷量升高而增加。於是這名詩人決定尋找讚助人。但是公元1世紀後半期沒有像曾經援助過維吉爾和賀拉斯的梅塞納斯這種富於同情心的讚助人。另外,馬提雅爾創作的文學作品當中存在著讓權力者和富人不便施與讚助的內容。生活在奧古斯都時代的維吉爾和賀拉斯擅長創作莊重宏大的敘事詩和歌頌眾神的祭祀歌,馬提雅爾的作品特點卻在於以機智和諷刺性的幽默將現實的人生展現給讀者。與維吉爾和賀拉斯的“厚重”文學相反,馬提雅爾的文學被世人評價為“輕薄”的文學。

馬提雅爾在文學史上被視為“epigram”的高手,“epigram”本來是從墓誌銘衍生出來的一種文體形式。“epigram”雖然已經跳出了墓誌銘的範疇(英語的墓誌銘一詞為“epigraph”),但還是一種短詩形式的文體。所以很多人將其意譯為“警句”或“諷刺詩”。至於長度,通常為10行以內,也有以3行結束的情況。不管怎樣,這種文體形式都是由最後一行來決定的,所以“epigram”的創作出人意料地難。隻要讀一讀馬提雅爾創作的幾段“epigram”,就可以理解羅馬時代的“諷刺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