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拉真以22歲的年齡擔任了副軍團長之職。作為帝國的安全屏障,其最重要的防線之一——敘利亞行省就是他最初的任職地。
父親圖拉真被任命為敘利亞行省的總督,但是他的這一總督之職,其重要性是任職於其他行省總計多達30位總督難望其項背的。羅馬帝國當時的重要防線是萊茵河、多瑙河和幼發拉底河,而行省敘利亞就位於幼發拉底河附近,與羅馬的假想敵國帕提亞王國隔河相望。盡管當時羅馬與帕提亞之間簽署了和平條約,但是即便雙方正處於關係良好的時期,它依然是一個讓羅馬在防衛上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的國家。羅馬在敘利亞行省常駐3個軍團。
除了上麵提到的3個軍團,韋斯帕薌皇帝還決定在帕提亞北方,與羅馬有同盟關係的亞美尼亞王國邊境駐紮2個軍團,向叛亂剛剛被鎮壓下去的猶太派駐1個軍團,向埃及派駐2個軍團。這8個軍團負責帝國東方的安全保障。作為主力部隊的軍團兵就有4.8萬人,再加上輔助部隊的兵力,共計多達近10萬人。這是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敘利亞總督兼任這支軍事力量的總指揮。所謂敘利亞行省總督,在羅馬一直以來就是帝國東方軍隊總司令的同義詞。
關於圖拉真的父親在韋斯帕薌手下參加猶太戰爭之前的經曆,我們一無所知,也許與韋斯帕薌一樣,是從百人隊隊長開始其軍團生涯的“基層成長者”之一。在公元75年至79年的4年間,他順利完成了這個重要職責。僅此一點,我們可以判斷他是個相當有能力的人。對於兒子圖拉真來說,父親大概也是一位最好的、言傳身教的老師。然而,兩年後的公元77年,這位父親讓兒子離開了自己的身邊。
已經24歲的圖拉真盡管還是副軍團長的身份,紅色的披肩還是掛在左肩上,但是,他要去的地方卻是駐紮在帝國西方最重要的邊境軍團——萊茵河軍團。在那裏,他在與東方感受截然不同的寒冷和雨水中度過了3年時光。其間,韋斯帕薌去世,繼承皇位的提圖斯任命圖拉真的父親為亞細亞行省總督。也許是有過共同戰鬥經曆的提圖斯皇帝想補償這位老將在過去4年間的繁重工作,特意把他安排到無須與敵人針鋒相對、充滿和平氣息的小亞細亞西部行省工作。但是,盡管任職的地方是希臘文明的發祥地,是以弗所和米利都這樣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很高的城市集中的行省,父親還是沒有把兒子叫過去。因此,從24歲到27歲的4年裏,圖拉真得以在邊境繼續“學習鍛煉”。
公元81年,已經28歲的圖拉真邁出了羅馬人稱之為“光榮的職務”的第一步——他當選了財務檢察官,任職地應該是在首都羅馬,工作性質如同這個官銜名稱所顯示的那樣,負責檢查國家經費的收支情況,任期是一年。
這個時期,他父親應該已經順利結束亞細亞行省總督的工作,沒有再擔任新的要職。不清楚他是留在羅馬繼續擔任終身製的元老院議員,還是隱退回了故鄉意大利卡。他的死亡時間也不明。由此可以看出,盡管他被授予了貴族的身份,但隻是“新貴”的第一代而已。
但是,屬於“新貴”第二代的兒子已經開始擔任屬於元老院階級的工作了。結束財務檢察官的任期後,他再次回到邊境,重新開始了“穿紅披肩的大隊長”的軍團生活。隻是不清楚具體在哪個邊境。羅馬軍團中,與士兵幾乎從不流動相反,高級別的軍官調動非常頻繁。因此可以推斷,他很有可能穿梭於各軍團之間。時間是在公認人事安排最出色的皇帝圖密善時代。到了公元83年前後,好像他也進入了元老院。公元87年,已經34歲的圖拉真進入了“光榮的職務”的第二階段——當上了法務官。任職地同樣是在首都羅馬,從事的是審判長等司法方麵的工作。在羅馬,隻有當選過法務官的人,才有資格擔任一個軍團的軍團長。就算戰時因故會忽略這個條件,在平時羅馬人一定會遵守這些規定的。
圖拉真在結束法務官的任期後很快被任命為軍團長,任職地是西班牙。在這裏,幾乎沒有可能會與敵人進行麵對麵的交鋒,因為西班牙被羅馬同化的曆史已經很久遠了。他接手的軍團是駐紮在此地已久的第七傑米那軍團(傑米那,音譯,意思是此軍團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前軍團整編而成。——譯者注),同時他又兼任了占後世西班牙三分之二麵積的塔拉戈南西斯行省的總督。所以,他一定是在軍團基地所在的萊昂和總督官邸所在的行省首府塔拉戈納之間往來奔波,甚至沒有時間回故鄉意大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