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皇帝,圖拉真開始了在首都的生活。當然,這樣的生活並不輕鬆。不過,圖拉真並不需要建造華麗的皇宮,因為圖密善在帕拉蒂尼山上,占了此山近半的麵積,建成了無論外觀上還是功能上都無與倫比的皇宮。皇宮由官邸和公館兩部分構成。除此之外,圖密善興建的別墅也足夠令他滿意。如果想感受山上的涼爽空氣,阿魯巴山上有山間別墅;如果想看大海,奇爾切奧有海濱別墅。圖拉真隻建了一棟別墅,地點是奇維塔韋基亞。但是,這棟別墅算不上豪華,而且,還是在幾年後,這個地方變身為海港城市以後才建起來的。
皇宮舉辦夜宴的規格很普通,凡是屬於元老院階級的人,誰都能夠承辦得起。受到邀請的元老院議員甚至為他的簡樸而感到驚訝不已。在個人生活方麵,圖拉真絕對算得上一個勤儉節約的皇帝。
其妻普洛蒂娜出生在法國南部尼姆,所以她也是第一位出身行省的皇後。她是一位既有教養又聰明的女人,但算不上是美女,行事也不張揚,所以無須擔心遭人羨慕或妒忌。作為皇後,她的身份自然高於元老院議員們的夫人。但是,女人通常會羨慕甚至嫉妒同性的美貌與財富,而教養和聰明,卻不會讓人羨慕,也不會生出嫉妒。
圖拉真的徒步風格在來到羅馬後也沒有改變。他討厭坐轎子出行,隻要是在市內,不管去哪裏,他都選擇步行。按照尤裏烏斯·愷撒製定的法律規定,在市中心坐轎子出行的隻限已婚婦女。當然,不喜歡受百姓矚目的皇帝也會經常利用轎子。常坐轎子出行的皇帝有提比略和圖密善,這或許也正是這兩位皇帝遭到詬病的原因之一。
隻要不出現緊急事態,元老院一個月舉行兩次會議,每次圖拉真都會出席。會議開始前,作為議長的執政官入場,全體起立歡迎是元老院會議的慣例。圖拉真也和其他議員一樣,總是起立歡迎,好像這是一件極其自然的事情。同時,他也很少早退。可見他自始至終保持了勤勉、樸實的作風。
元老院內展開討論時,圖拉真的“徒步風格”也沒有改變。他從來不會采用高壓的態度,即使是冗長的演講,他也會耐心地認真聽到最後。當然,在闡述自己的意見時,他的態度總是很明確。圖拉真不像塔西佗和小普林尼那樣有做辯護律師的經驗,因此,他不是一位善於用華麗的辯護技巧贏得全場喝彩的講演家。盡管如此,就像同為元老院議員的小普林尼證實的那樣,由於其“話中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充滿自信的語氣、不怒自威的神情、真誠率直的目光”,讓所有人不由自主地認真傾聽。
圖拉真向元老院議員們承諾,絕不以叛國罪的名義判處元老院議員死刑,而且他很好地遵守了這一承諾。在他統治的20年間,沒有一位元老院議員因此而被處決或遭到流放。
所謂“叛國罪”,實質上是因為反對皇帝而被扣上的一個罪名。它讓元老院議員們不寒而栗的原因是,即使議員從未有過造反或謀殺皇帝的念頭,僅僅因為與皇帝政見不同,就有可能被加以此罪。也就是說,“叛國罪”實際上是皇帝為了肅清元老院內的反對派勢力而采用的一個手段。這樣的罪名已經出現過幾起。提比略皇帝統治末期,其恐怖政治盡人皆知。圖密善皇帝統治的最後幾年,就像圖拉真同時代的塔西佗發泄其憤懣所描述的那樣,恐怖的程度令人毛骨悚然,想忘也忘不掉。這樣的情形僅僅就是幾年前的事情。
圖拉真則是一個公正而誠信的男人。在他長達20年的統治期間,隻出任過3次執政官。這樣一來,元老院議員們就有了更多的機會做到其“光榮的職務”的最高職位,即出任執政官的位置。此外,圖拉真還充分運用了“候補執政官”製度。在每年1月1日就職的“正式執政官”在任期內辭職時,“候補執政官”
馬上頂上去。因此,當過執政官的元老院議員人數大增。理所當然,元老院對圖拉真的好感也隨之不斷提升。
隻是,在帝製時期,執政官的含義有了變化。在共和製時代,文如其意,執政官就是“執政”的最高負責人。但是進入帝製時代以後,執政的最高負責人變成了皇帝。為了消除元老院對帝製的不適反應,第一代皇帝奧古斯都一次次地親自出任執政官,這樣做可以讓人們誤以為羅馬雖然進入了帝製時代,實際上隻是共和製時代的延續。為了不要像尤裏烏斯·愷撒那樣遭暗殺,或許這樣的偽裝也算得上是權宜之計吧。畢竟布魯圖的死去並不意味著不再有人懷念共和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