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皇帝哈德良(1)(1 / 2)

(117年8月9日—138年7月10日在位)

少年時代

公元76年1月24日,普布利烏斯·埃裏烏斯·哈德良(P.Aelius Hadrianus)在意大利卡出生。這個城鎮在古代叫西斯帕尼亞,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部。圖拉真也出生在這個城市。哈德良比圖拉真小23歲。意大利卡是公元前3世紀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讓退役後的士兵在當地留下興建起來的殖民城市。所以,可以認為,出生於此地的羅馬人,祖籍都是意大利本土。我們不清楚圖拉真的祖先出生於意大利的何處,但是,我們知道哈德良祖先的出生地。那是一個叫哈德利亞的小鎮,位於意大利中部,靠近亞得裏亞海,據說地名就源於亞得裏亞海。

圖拉真的家族進入羅馬社會統治者階層——元老院階級——是在他父親這一代。與他的家族相比,哈德良的家族要早許多。公元前1世紀,在與元老院一派的鬥爭中尤裏烏斯·愷撒獲勝。他是一位願意選用行省出身的人,哈德良的祖先就是因為愷撒的推薦進入了元老院。隻是後來,在曆史上似乎銷聲匿跡了。也許是因為缺少才能,哈德良的父親最高隻做到法務官,當然不幸早逝也是原因之一,因為他去世的時候還未達到擔當執政官的資格年齡。

到了公元1世紀,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圖拉真家族,其地位突然超越了哈德良家族。在韋斯帕薌皇帝時代,圖拉真的父親曾立下赫赫戰功。經他的推薦,哈德良的父親進入了貴族行列。這兩個家族有姻親關係。侄子經叔伯的推薦成了元老院議員中地位較高的貴族。後來登上皇位的圖拉真與哈德良的父親是表兄弟關係。

父親哈德良和出生於加的斯的波利娜結婚後,生下了一兒一女。女兒與母親同名,兒子就是哈德良。母親娘家位於100公裏開外、同屬貝提卡行省的一個小鎮。雖然出身良家,也不過是鎮上一個普通女子。姐姐波利娜嫁給了出生於同一行省的塞爾維亞努斯。

盡管哈德良是元老院階級中地位較高的貴族的兒子,但是,他並沒有在羅馬帝國的特殊環境中長大。10歲之前,哈德良不過是西班牙南部的一個鄉下孩子。

10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哈德良的父親不是猝死,因為在臨死前,他為兒子指定了監護人。

監護人有兩位,一位是圖拉真,另一位是阿奇利烏斯·阿提安。當時,圖拉真33歲,還隻是軍團中的一位大隊長。沒有人能夠預測到12年後他會當上皇帝。哈德良的父親僅僅因為是同鄉又是表兄弟的原因,把年幼的兒子托付給了當時33歲的圖拉真。另一位監護人阿提安也是同鄉,屬於騎士階級(equitas),在羅馬社會中,地位僅次於元老院階級。接受監護人委托時,他的地位如何不清楚。但是,作為身強體壯、行省出身的人,他一定以圖拉真的父親為榜樣,正走在軍團生涯的發展道路上。為了兒子的將來,哈德良的父親沒有選擇把他托付給居住在羅馬的貴族,而是選擇了年紀尚輕卻很有發展前途的這兩個人。

在羅馬社會,因戰爭或其他諸多原因過早失去父親的孩子很多。所以,委托他人做監護人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接受委托後的監護人通常也會盡力完成好這一職責。父親早早去世的小普林尼就是在伯父大普林尼身邊長大的。可能是哈德良的兩位監護人圖拉真和阿提安商量後的結果,他們決定讓這位10歲的少年到首都羅馬接受中等教育。於是,哈德良來到了意大利卡無法比擬的大城市羅馬,從10歲到14歲,在這裏接受了良好的基礎教育。其間有一年,可能住在圖拉真的家裏。因為圖拉真當選法務官後回到了羅馬。據說他上的是昆體良的私塾。昆體良受圖密善皇帝的委托,著有《教育論原理》。

在羅馬上學期間,精美的希臘文化讓聰明的少年哈德良大開眼界。學習希臘語是出身於羅馬精英階層家的孩子必不可少的功課,但是,少年時代的哈德良熱衷的不隻是希臘語,而是希臘文化的全部。為此,在一起就學的少年夥伴們送了他一個外號叫“希臘人”。然而,這件事成了兩位監護人擔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