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皇帝哈德良(3)(1 / 2)

因此,哈德良任職的地方位於多瑙河前線的遠潘諾尼亞行省,這是他曾作為“穿紅披肩的大隊長”駐守過的第一個行省。總督官邸所在地——行省首府阿奎因庫姆(今布達佩斯)也是軍團基地的所在地。作為總督,他的任務不僅僅隻是率領軍團,負責防衛。同時,他又是對包括地方百姓在內的整個行省實施統治的責任人。時間是在達契亞剛剛成為行省之後。因此,位於達契亞西側、負責監視達契亞的布達佩斯,其重要性大大提高。任命他掌管遠潘諾尼亞行省,充分證明了皇帝圖拉真對他的信任。

已經31歲的哈德良沒有辜負皇帝對他的信任。當時,薩爾馬提亞人看到達契亞王國滅亡後,自以為是地認為多瑙河北岸勢力最強大的部族非己莫屬。於是,他們橫渡多瑙河,試圖入侵羅馬領地。作為回應,哈德良率領的第二輔助兵團一舉擊退了他們的進攻。

第二年,哈德良應召回國,離開了遠潘諾尼亞。原因是他被推薦為執政官候選人並順利當選。既然是皇帝推薦,那麼在元老院的選舉中,候選等於當選。以32歲的年紀當選執政官,除了破格,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來描述了。圖拉真曾受到圖密善皇帝的偏愛,第一次當選執政官時,年齡雖不大,但是也已經38歲。所以,32歲當選隻能說是既破格又破例。傳說這是李錫尼·蘇拉強烈推薦的結果。蘇拉是圖拉真的同鄉、同齡人、第一親信,也是最好的朋友。也許蘇拉早就看出,哈德良盡管也是出生於西班牙,但是,他與圖拉真和自己的性情完全不同。正因為如此,才最適合成為圖拉真的接班人。

然而,年紀輕輕就擔任執政官之職的哈德良,在4年後卻遭遇了低穀,非常不得誌。

原因之一是,非常認可他的蘇拉在哈德良當選執政官之前不幸去世。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蘇拉的去世,被稱做圖拉真手下“四大天王”的幾個將軍們開始表現出他們的不滿,他們對哈德良的破格升遷頗有微詞。圖拉真不能無視他們對哈德良的抵觸情緒,同時,他好像也在反省自己是否過於重用哈德良了。

圖拉真是信仰公正至上的人。正因為哈德良與他關係親近,才更不願意表現出有偏袒行為。

這樣一來,哈德良在35歲以後的4年間,雖有“前執政官”的資曆,卻始終無緣成為行省總督。當然,圖拉真並不是真的不喜歡他。因此,在哈德良未被委以重任期間,才會讓他替自己做一些事情,如起草正式演講的草稿等等。

這4年間,哈德良都想了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相信就算回憶錄留存至今,我們也不可能找出他在那個時期的一些思想活動。在他最不得誌的4年中,最後一年即公元112年,哈德良被希臘雅典市授予了“執政官”(archon)的稱號。這是雅典在鼎盛時期的最高官職,也是一個榮譽頭銜。梭倫和特米斯托克利斯都曾經得到過這一榮譽。隨著城邦國家雅典的衰落,羅馬時代的雅典“執政官”除了榮譽頭銜,已經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價值。雅典方麵授予他這個榮譽稱號,目的是希望哈德良作為皇帝家庭成員之一能夠做雅典的保護人。少年時代外號叫“希臘人”的哈德良,一定對這個榮譽滿心歡喜。

哈德良雖然不得誌,但是他依然不失為一個引人關注的人。畢竟年紀尚輕,仍有機會。這個時期,羅馬出現了兩大派係,一派不看好哈德良,另一派非常認可他,而且,這兩派的分歧越來越呈現表麵化。前一派是自認為擁戴圖拉真的將軍們,後一派則是年輕的一代,他們雖然和前一派一樣受到圖拉真的重用,但是,地位多處於軍團長的級別。在這段時期,圖拉真對哈德良的態度很不明朗,或許這正是擔心兩派對立的圖拉真真實思想的寫照。

當然,圖拉真不是一個因為有這種顧慮而完全束縛自己用人安排的人。公元113年,出發遠征帕提亞的圖拉真的隨行人員中,哈德良出現在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