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皇帝哈德良(6)(1 / 2)

圖拉真消滅了多瑙河北岸勢力最大的達契亞王國,這對於羅馬帝國來說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但同時,也意味著達契亞人氣焰囂張時,悄無聲息的中小部族開始猖獗的時代已經到來。雖然對手越分散越容易對付,但是,必須清楚,可能的情況下應該通過外交手段,不得已的情況下隻有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蠻族的問題,是一件長期的任務。羅馬人說這些人是蠻族,不隻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水平與羅馬人不可相提並論,同時,也是法治民族羅馬人對這些不習慣遵守承諾的人的蔑稱。

在多瑙河前線逗留期間,哈德良收到了來自近衛軍團指揮官阿提安的一封密信,內容是先皇的四位重臣正在密謀推翻他。

肅清

哈維迪烏斯·尼格裏努斯——圖拉真任命的達契亞行省第一任總督。在達契亞和帕提亞戰爭中是一位表現出色的將領,深受圖拉真的信賴。

科爾涅利烏斯·帕爾馬——橫掃阿拉伯(今約旦)的功臣,阿拉伯行省第一任總督,兩次當選執政官。

普布利烏斯·塞爾蘇斯——也是圖拉真手下的將軍,同樣當選過兩次執政官,圖拉真也隻擔任過三次執政官。

盧修斯·昆圖斯——本書已多次提到過他。此人是出生於北非昔蘭尼加(今利比亞)的將軍,在達契亞和帕提亞戰爭期間,率領毛裏塔尼亞騎兵勇敢征戰,是圖拉真事實上的左膀右臂。在圖拉真記功柱上出現的次數僅次於圖拉真。他和另外三人一樣,僅憑“前執政官”的身份,當時的羅馬人就知道他是元老院議員中屬於地位最高一層的人。

哈德良不可能沒有想過會出現這種情況。就像英國研究者說過的那樣,為了維護帝國的安全,和平必不可少。對於為確保和平,決心冒險一搏的哈德良來說,所謂的“危險”,就是因他的執政理念與圖拉真的截然不同,因而受到攻擊。

看完密信後,哈德良秘密派人給阿提安送去一封信,指示他馬上采取行動。近衛軍團中,有類似現在美利堅合眾國FBI(聯邦調查局)的職能部門。指揮官阿提安“馬上采取了行動”,近衛軍團的士兵們在接到指揮官的命令後分頭行事。

尼格裏努斯在意大利北部法恩紮的別墅中被殺。帕爾馬在意大利中部特臘契納的別墅中被殺。塞爾蘇斯在意大利南部拜亞的別墅中被殺。昆圖斯在旅途中被殺,不清楚他正要往哪裏去。

這一結果讓元老院備受打擊,好像突然被當頭澆了一盆涼水。首先,這四個人不是在被捕後判處死刑被殺,士兵也沒有假扮成強盜半夜入室實施暗殺。他們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近衛軍公然殺死的,甚至連辯解的機會都不曾有過。其次,這四個人都是“前執政官”。在圖拉真統治的20年間,別說當選過執政官的議員,就連普通元老院議員,也沒有一個人受到過謀殺皇帝罪或叛國罪的指控,更沒有人因此罪名受到審判,被判死刑。雖然擔任過執政官的人中,有人受到過審判,那是因為他們在擔任行省總督期間,實施苛政而遭到彈劾。因叛國罪受到審判的人一個也沒有。

第一代皇帝奧古斯都非常忌諱愷撒被殺事件重演。他把謀殺皇帝的行為等同於叛國行為,把叛國罪變成了法律。然而,這個法律被繼他之後的幾任皇帝利用來肅清元老院內的反對派。在提比略、尼祿、圖密善這三任皇帝的時代,皇帝和元老院關係不融洽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把這個製度當成了清算反對派的武器。哈德良剛登上皇位,就殺死四個元老院中的有權勢者,讓元老院想起了曾經的噩夢。他們害怕圖密善皇帝後期的恐怖政治會再次降臨。

據說古代曾經發現過哈德良親自撰寫的回憶錄,裏麵對殺死四位前執政官作了辯解。哈德良聲稱自己沒有下令殺死他們,殺他們是阿提安個人的意思。在《皇帝傳》中,對這個問題也展開了論述。還有,現代最著名的曆史小說、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尤瑟納爾寫的《哈德良回憶錄》(Mémoiresd’Hadrien)中,關於這件事情的解釋也沒有突破以往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