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良收買人心的策略不隻針對首都羅馬公民。按照慣例,皇帝登基時,意大利本土的地方自治體及行省要向新皇帝贈送黃金製作的頭冠。哈德良決定免去本土地方自治體的賀禮,來自行省的賀禮減半。這個決定的意義不隻是減稅這麼簡單。在古代,贈送黃金製作的頭冠是表示恭順的意思。亞曆山大大帝在東征途中,收到過不計其數的黃金頭冠。免去這樣的賀禮,意味著本土地方自治體從此與首都羅馬的地位完全平等,行省也向平等邁出了一步。哈德良還把這一決定變成了法律,所以,隻要不修改此項規定,作為帝國政策,它就要執行下去。
研究者中有人認為最早取消頭冠賀禮的是圖拉真。不管怎樣,正是這兩位出身於行省的皇帝,讓意大利本土和行省開始走向平等。至於哈德良的下一個決定,圖拉真一定做夢也沒有想過。盡管這件事情實際上毫無必要。
要讓這件事情收到預期的效果,首先必須出其不意,同時必須大獲成功。就在幾年前剛剛建成完工的、牆體還在發出耀眼光芒的白色圖拉真廣場上,他宣布,稅金的滯納部分一筆勾銷。迄今為止,沒有一個皇帝有過如此大的手筆。中央矗立著先皇圖拉真騎馬雕像的開闊廣場上,記錄有未納稅人名單及金額的紙莎草文書堆積如山。熊熊燃起的大火把這些文書變成了灰燼。勾銷滯納金的這一舉措,不僅惠及滯納者本人,也惠及了其家族子孫。為此,皇帝公庫和國庫的歲入至少減少了9億塞斯特斯。不明就裏彙聚而來的市民們發出了陣陣歡呼聲,他們情不自禁地圍著熊熊燃燒的大火狂歡慶賀。
至此,這件事情還沒有結束。因為,如果就此結束的話,辛勤勞作、規規矩矩納稅的人就會吃虧。哈德良深知隻有建立一個正直人不吃虧的社會才是善政的根本,他自然不會忘記要實施公平的稅收製度。他決定,以後每隔15年登記一次不動產,根據不動產的價值來決定征稅額。拖欠稅款的不隻是那些精明人以及生性懶惰者。因為“人口普查”(census)是30年到40年進行一次,其間,資產的價值難免會發生變化。為此,出現了很多願意繳稅卻不能繳的人。
所謂公平的稅收製度,換一個說法,我想應該是一種惠及麵廣並且淺顯易懂的課稅製度。根據研究者們的研究,羅馬帝國已經實施了公平的稅收製度。既然對稅製有這樣的認識,羅馬的皇帝們自然會極力避免提高稅率。關稅為“二十分之一”(vicesima)、營業稅為“百分之一”(centesima)、國有土地租賃費(因為幾乎是永久性的,所以可以認為是稅)為“十分之一”(decima)的固定稅率,就是稅率沒有變化的最好證明。在這一點上,哈德良也采取了保守的態度。
在這樣努力推行公平稅製的同時,哈德良也致力於改善社會福利。隻是圖拉真已經把很多福利變成了製度,所以哈德良隻是對這些製度作了微調,以便其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它們是向貧困家庭子女提供養育資金的育英基金製度,向中小規模的農業及手工業者提供低息貸款的貸款基金製度,向元老院階級中經濟困窘的人提供援助的製度,向母親品行不端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貧困母子家庭提供資助的製度。最後一條是哈德良的首創,附加了母親品行不端以外的原因這一條件,很有意思。可見,羅馬帝國的福利援助對象,必須是自身努力的人。
作為統治者,哈德良認為除非不得已,否則無須把所有事情製度化或法製化。現代研究者中,有一個人評價哈德良是“功能和效率的信奉者”。
就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圍繞著皇帝哈德良的氣氛徹底改變。雖然元老院議員中還有一些人念念不忘那次事件,但是,普通市民因為那件事本來就和自己沒有關係,它隻是特權階層的不幸,所以,把它從記憶中刪除,沒有任何抵觸。這一時期,哈德良連續發行了新的銀幣和銅幣。之所以沒有發行金幣,是因為銀幣和銅幣的流通量遠多於金幣。大家都會使用的流通貨幣,也是羅馬為政者用於政策宣傳的媒體。哈德良在這些羅馬貨幣上,刻上了自己的統治宗旨,它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