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皇帝安敦尼·庇護(2)(1 / 2)

一個人登上最高權力者的位置後,通常會對人事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尤其是意大利本土中唯一的一支軍事力量——近衛軍團的指揮官,皇帝通常會任命自己的心腹。但是,安敦尼既沒有調整其他人事,也沒有撤換近衛軍團指揮官,他完全延續了哈德良安排的人事。至於近衛軍團長官,在任的時間更是長達20年,直到他主動提出辭呈希望隱退,才換成安敦尼選出的人。安敦尼·庇護之所以沒有調整人事,一方麵是因為哈德良的人事安排非常合理,因為他始終貫徹一條,即在合適的位置上安排合適的人選。另一方麵是因為安敦尼的用人觀。他認為一個人隻要長期擔任一項工作,一定可以把工作做好。他自始至終貫徹了自己的這一想法。由此可以看出,安敦尼·庇護還是一位相當固執的人。

有一次,妻子芙斯汀娜因為他的小氣對他發了一通牢騷。對此,皇帝這樣告誡妻子:

“你真是個愚蠢的人。我現在是帝國之主,不再是從前那些東西的主人了。”他還說過這樣的話:“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浪費屬於國家所有的資產,是最卑劣最無恥的行為。”正因為安敦尼·庇護的想法如此,所以在和市民們同慶皇帝登基時,他沒有像以往的皇帝那樣,動用皇帝公庫的錢來發放“一次性賞金”(congiarium),而是用他自己的個人財產發放。居住在首都羅馬的公民權所有者(僅限17歲以上的男子)有20萬人,加上駐紮在帝國防線的軍團兵16.8萬人,當時,接受“賞金”的人數多達36.8萬人。據說每人拿到了75第納爾銀幣,所以,這一次安敦尼的個人財產支出總額高達2760萬第納爾銀幣。皇帝的日常生活沒有改變,與登基前、擔任元老院議員的時候完全一樣,雖然富裕卻不奢華。首先他沒有建宏偉的別墅,而僅僅滿足於使用已有的別墅和成為皇帝後繼承下來的皇帝別墅。事實上他的確也沒有新建的必要,因為已有的別墅中,僅安敦尼最喜歡去的別墅就有8處。隻是不知道為什麼,有3處他從來不去,那就是哈德良建在蒂沃利的別墅、圖密善建在奇爾切奧的別墅和提比略隱居的卡普裏島上的別墅。雖然以我的審美觀,我認為這3處別墅比其他任何別墅都要漂亮。

世人評價安敦尼是個沒有欲望的人,我完全不同意。我認為,說這樣的話,隻能證明此人極其缺乏想象力。因為安敦尼的做法非常符合他的性格,雖然他的統治方法與哈德良不同,但是並不影響他取得豐碩的成果。52歲的新皇帝登基後不久,公布了他的想法。

他宣布,自己不會去帝國各地進行巡回視察,他會留在首都羅馬和意大利本土對帝國進行統治。

他的理由有兩條:一、首都羅馬是帝國的中樞,留在這裏便於了解更多的情況,可以根據這些情況,製定政策或采取緊急措施。二、減輕皇帝出行目的地城市或地方自治體的經濟負擔。關於第一條理由,我完全同意安敦尼的說法。因為它關係到建立一個更加有效的組織,以便及時了解情況、傳遞命令。前麵講過,皇帝了解情況的途徑大體分兩類:一是來自以行省總督為首的國家公職人員的彙報,二是來自行省的請願。

在哈德良章節的最後部分,艾利斯泰迪斯於公元143年所作的演講中,還說過這樣的話:

總督作為行省統治的責任人,在決定一項政策或接到行省人民的請願時,隻要有一絲疑問,馬上就會給皇帝寫信,請求指示。這就是羅馬帝國。在皇帝的指示到達之前,總督隻會一味地等待,就好像合唱團演員等待指揮舉起指揮棒一樣。

如同軍事才能出色的指揮官那樣,羅馬人都清楚收集情報的重要性。因此,他們對於情報傳遞的安全性和速度方麵格外用心。在曆代皇帝的努力下,那個時代,在情報傳遞的安全性和速度這兩大要素方麵,羅馬帝國的國營郵政體係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陸地上傳遞情報,走當時的“高速公路”——由羅馬式大道構成的交通網,一個驛站接一個驛站地騎馬送往目的地。海上傳遞情報的時候,船隻一進入港口,馬上換乘最早出港的其他船隻送往目的地。這種傳遞方法同樣適用於普通郵件。艾利斯泰迪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