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我有一張名為“ROMAURBS”(首都羅馬)的地圖,寬為95厘米,長為115厘米。因為是在商店出售的,所以應該誰都能夠買到。不過,現代的羅馬市政與古代的不同,十分缺少持續性。因此地圖常常會脫銷,這種脫銷的現象往往持續很久,所以也許不會輕易弄到手。盡管如此,這張地圖做工非常精致,可見現代的羅馬人創意還是有的。這張地圖是一張平麵圖,它用淺褐色標記現代的羅馬市,然後在上麵用黑色和灰色畫出了帝製時期的羅馬。上麵標記了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建造的凱旋門和公共浴場,可見所畫的公元4世紀時的“世界之都”。地圖上還使用了藍色來表示水道的高架橋和台伯河。
看著這張地圖,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盡管畫的是公元4世紀時的羅馬,但是公元前的共和製時期建造的主要建築物幾乎全部仍然健在。有些建築甚至超過了500年。不過,臭名昭著的尼祿大帝的黃金宮殿變成了圖拉真大帝下令建造的大浴場附屬花園。阿格裏帕建造的萬神殿也在被一場大火燒毀後,由哈德良大帝按照完全不同的建築風格進行了重建,地圖上標記的是後來的樣子。這些都是例外中的例外,其他全部保留了建造時的樣子。這證明了這些建築都得到了不斷的修繕。而對建築物的妥善維護也說明了帝國的國力強盛。
看著這張地圖,我注意到的第二件事是,我再一次深切感受到,古代的羅馬與現代的羅馬市是重合的,盡管這其實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起源於古羅馬時期的其他許多城市也同樣有這種現象。但是科隆、美因茨、裏昂、倫敦以前是行省的主要城市,它們與帝國的首都羅馬在規模和人口密度上不能相提並論。而且由於上麵有人生活,所以係統地挖掘隻能是夢想。羅馬大學考古專業的一項不為人知的主要工作便是,隻要聽說有改建工程,馬上就要趕過去。這一點也可以理解。相反,羅馬的建築商的煩惱便是,工程被趕來的“文物保護委員會”阻止。羅馬一直沒有修地鐵,現在終於修了,也隻有兩三條線,而且挖到了很深的地底下。這是因為,往下隨便挖一點點,就會碰到遺址。由於同樣的原因,羅馬的路麵停車特別多。這是因為,現代的地下一層就是兩千年前的地麵一層,所以無法修建地下停車場。
不僅如此,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由於尊重傳統,兵營本來完全可以搬遷到其他地方,但是在羅馬,它還是在兩千年前的近衛軍團兵營一樣的地方,導致無法挖掘。因為近衛軍團是羅馬軍隊的精華,所以在寬闊的兵營地下應該埋藏著許多的雕像,但是這裏一直作為軍事設施列為軍事禁區。
這是羅馬的現狀,乃至是其他許多起源於古羅馬時代的城市現狀,英國的考古學家稱,考古學最需要的是想象力。這種說法令人信服。
因此,這張地圖不禁令我浮想聯翩。另一件事也引起了我的興趣,而學者們都沒有談到過這個問題。不過,並不是他們不了解,而是早已了解而懶得提及。所謂學者,就是這樣一類人,對於他們之間不言自明的事情就懶得提及。我與他們不同。令我這個外行感興趣的是,作為帝國首都的羅馬,竟然沒有大規模的教育和醫療設施。
古代的羅馬人對教育、醫療不熱心嗎?連首都都沒有正規的教育機構、醫療設施,這是一些學者所指出的“沒有公立學校”、“完全缺乏醫療係統”的例證。它是否說明,在這個方麵羅馬人比較落後呢?
羅馬在很長的一段時期,沒有專業的醫生。有記載表明,公元前3世紀,希臘醫生開始在羅馬行醫,因此在建國後的500年內,羅馬人住在一個沒有醫生的國家。但是沒有醫生並不等於沒有醫療。羅馬人的醫療從建國後就一直存在,而且他們認為有了這些醫療就足夠了。這種醫療主要分為家庭醫療和求神保佑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