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武將,亞維狄烏斯·卡西烏斯聲名最為顯赫的時期,是在公元162年開始到165年進行的帕提亞戰爭過程中,尤其是在渡過幼發拉底河長驅直入帕提亞境內的戰爭後期,幾乎可以說是他一個人的舞台。我們甚至可以從弗龍托致愛徒的書信上,看出35歲前後的卡西烏斯的活躍程度。當時的軍團長卡西烏斯派遣手下的一個大隊長前往羅馬傳送捷報,同時令他順路去探望弗龍托,因為這個大隊長也是弗龍托的弟子。下麵我們所介紹的書信,就是此時弗龍托寫給卡西烏斯的:
你的大隊長尤尼烏斯·馬克西姆斯將你用月桂樹葉裝飾的捷報送到羅馬,公務完成後立刻就到我這裏來了。據說這是你的命令,這種情意令我深感欣慰。
他不知疲倦地向我訴說了你的表現。你在戰爭中不分晝夜地操勞,以及你為了自己種種戰略戰術的推行所付出的思慮和犧牲。
說實在話,他到訪的那天,我的身體不太舒服,因而到羅馬近郊的別墅來靜養。當尤尼烏斯來訪時,起初他還很顧慮我的身體,後來說起你的消息後,他好像忘記了我身體的不適,一直聊到深夜方才罷休。可是,我聽他說話始終沒有感到厭煩。你計劃並實施的遠征;你所成功確立的種種軍規,古代的武將也不過如此;在戰場上要如何激起士兵的鬥誌;你決定要何時何地進行戰鬥時的敏銳的眼光與膽識。
向我訴說這些時的尤尼烏斯,對你的熱愛與崇敬之情溢於言表。我想這樣的年輕武將同樣值得他的上級給予關愛和幫助。我的確認為,給予一個崇敬自己的年輕人以獲得榮譽的機會,等於為你自己增加更多的榮譽。
不知為什麼,到了五賢帝時代,像亞維狄烏斯·卡西烏斯這樣才華橫溢的武將就越來越少了。因帕提亞戰爭中的功績,他在而立之年從一名軍團長上升成為敘利亞行省總督,統率3個軍團。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獲選執政官,5年後的公元172年為鎮壓埃及暴動,被馬可任命為東方全軍的司令官,而在此要職上的卡西烏斯也完美地報答了皇帝的期待。
那麼,對卡西烏斯如此崇拜的尤尼烏斯·馬克西姆斯是否也參與了叛亂呢?我曾用心調查,發現事發之前,尤尼烏斯已經被調往西方的軍團任職了,同公元175年發生的叛亂毫無關係。不知他得知老上級叛亂的消息時,內心都想了些什麼。
獲知叛亂的馬可實施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確認西方軍團對自己的支持,這是非常正確的。受士兵擁護的司令官,第一要能打勝仗,第二是能打令人瞠目結舌的勝仗。作為優秀的武將,卡西烏斯不但在帝國的東方,而且在西方的軍團兵中間也都擁有崇高的聲望。既然已經如此聲名顯赫,他為什麼還要如此輕舉妄動呢?如果皇帝馬可的死不是誤報而是事實的話,那麼在大多數人看來,康茂德即位是順理成章的。在整個五賢帝時期,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安敦尼·庇護四位皇帝都沒有親生兒子,這個兒子盡管才13歲,還沒舉行成人禮,卻是馬可親生的。10多歲的皇帝當然需要有人攝政,而距離攝政位置最近的,就是馬可在多瑙河戰線上的左膀右臂龐培亞努斯。因為是露西拉的丈夫,所以此人也是康茂德的姐夫。
龐培亞努斯與卡西烏斯一樣來自敘利亞,但和高官兒子的卡西烏斯不同,龐培亞努斯是從軍團中苦熬出來的,所接受過的教育也不能和“馬可的學弟”卡西烏斯同日而語。而二者最大的差異,則在於卡西烏斯一直引以為傲的“武將的資質”。
優秀的龐培亞努斯也深受士兵的尊敬與信賴,對待身為最高司令官的皇帝無限忠誠,是典型的羅馬式武將。可凡是他所指揮的戰鬥,雖能獲勝,卻不是那種令敵方心驚膽寒的勝利。在多瑙河前線和蠻族之間的戰爭之所以如此拖泥帶水,不能不說是馬可與龐培亞努斯兩人的氣質作風使然。而卡西烏斯和那兩人的類型完全相反,他肯定在想,自己何苦一定要屈居庸才龐培亞努斯之下呢?
我認為,這或許才是他連情報真偽都不曾確認就急於起事的真正原因。才華橫溢的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屈居庸人之下,何況那人還是自己的同鄉!卡西烏斯於公元175年起兵稱帝,時年大約45歲,正是一個男人的黃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