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露西拉也是這種執著女性的代表,在她看來,克麗絲庇娜隻是一位元老院議員的女兒,如果也獲得“奧古斯塔”的尊稱是不可接受的。就像露西拉的母親芙斯汀娜一樣,第一個孩子的降生往往就是獲頒這一稱號的契機。克麗絲庇娜還不到20歲,如果真的生了小孩,她也很可能獲得“奧古斯塔”的尊稱。如果那樣的話,自己隻是皇帝部下的妻子,皇帝的姐姐之一,卻頭罩“奧古斯塔”的光環,既沒有意義也沒有力量,怎麼看都有些誇張。32歲的露西拉惱怒之下,想出了一個愚蠢的辦法,就是殺掉能夠頒發“奧古斯塔”尊稱的皇帝。
馬可·奧勒留臨終時,曾經要求手下的將軍們協助康茂德治理國家,其實他更應該要求露西拉發誓像母親一樣協助弟弟。在《沉思錄》中,馬可曾寫到了家庭生活的重要性。這位哲學家皇帝從不拈花惹草,堅持一夫一妻,相信多子多福,毫無疑問,他做夢也想不到一個姐姐會去殺害弟弟。他所深深迷戀的哲學或許能教導他應該怎樣正確地生活,卻沒有告訴他在人類社會裏,不但有崇高的行為,也有卑劣的暗算。隻有曆史才會講述人類社會的真實狀態。如暗殺皇帝的陰謀,或許因為是露西拉所主導,計劃顯得相當毛糙。既然要殺死皇帝,那麼必須事先考慮好由誰來繼位。龐培亞努斯是露西拉的丈夫,因而算是比較恰當的人選,但露西拉討厭自己的丈夫。並且在康茂德返回首都以後,龐培亞努斯成為多瑙河防線的最高負責人,此時他正在前線忙於保衛國家,培養新人。其實就算他身在首都,也不可能違背對先帝馬可立下的誓約。龐培亞努斯從始至終都和暗殺計劃毫無關係。
最後,露西拉選擇了馬庫斯·渥米狄烏斯·庫瓦特拉托斯。這個人是馬可過世的妹妹安妮亞的兒子,和露西拉算是表兄妹關係。雖然生年不詳,可是此人在公元167年曾就任執政官,所以在醞釀陰謀的這一年大概在四十五六歲。然而他的軍旅經曆可以說是一片空白,隻不過是一位享受著羅馬舒適生活的元老院議員。
我們不知道露西拉究竟是怎樣說服此人的。或許露西拉可能用暗殺成功後自己與龐培亞努斯離婚然後嫁給他為誘餌。露西拉雖然麵容堅毅,但仍不失為一個美女。
具體執行暗殺任務的是克勞狄烏斯·龐培亞努斯·昆提亞努斯,他是丈夫龐培亞努斯的外甥,身體強健,武藝高強,年輕而不善思考。
行動地點的選擇也很草率。他們計劃埋伏在希臘音樂劇的劇場出口,等康茂德散場出來時動手。可是皇帝當然不會獨自出行,何況年輕的康茂德身邊總是簇擁著很多和他年齡相仿的追隨者。
盡管如此,刺客還是成功地接近了皇帝。那一時期的康茂德還以為自己深受民眾愛戴,又是在演出剛剛散場的時候,因而沒有過多防備。事情壞在刺客拔出劍後喊了一句多餘的口號:“以元老院的名義!”實際上元老院和這起暗殺陰謀沒什麼關係,但元老院和公民一樣,都是羅馬帝國的主權擁有者。在羅馬,“以元老院的名義”這句話是人們打倒暴君時的經常性用語,然而這句口號也等於向康茂德發出預警,還沒等刺客揮劍,人們就已經將其拿下。
對於一個21歲的年輕人而言,知道自己成了別人的靶心當然會恐懼,可是審訊刺客之後呈現出來的事實更令人心驚肉跳。主謀居然是露西拉,五姐妹中年齡最長,頭腦聰慧,性格堅強,母親在世時就獲得了“奧古斯塔”的尊稱,而其本人的言行也與此尊稱完全相稱。而且在康茂德看來,露西拉還不僅僅隻是五姐妹中的一個。康茂德似乎總是對性格堅強的女子很傾心,自從14歲時母親過世以後,年長11歲的姐姐就成了她最為信賴的親人。刺客昆提亞努斯很快被處以斬首,陰謀計劃中的繼任者庫瓦特拉托斯也被判死刑。服侍這兩人的兩個奴隸也被當做同謀處死。
露西拉被判流放卡普裏島,不久之後就被殺害在島上,遺體也不許葬在皇家墓地哈德良陵園。
這起失敗的陰謀使21歲的康茂德皇帝徹底成了猜忌的俘虜,他本與“暴君”一詞無緣,可是從此卻變成了真正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