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皇帝康茂德(10)(1 / 2)

這兩個人都是皇帝康茂德的親戚。馬梅爾提努斯是馬可·奧勒留五女兒科爾尼切亞的丈夫,不但武藝高強,而且曾於公元182年擔任過執政官。布魯斯則是出身於北非的武將,娶了先帝的小女兒薩賓娜,也曾於公元181年擔任過執政官。如果加上四年前被處死的昆提裏烏斯,哲學家皇帝的5個女婿中已經有3人死在了小舅子手上。這就是馬可一直珍視的家庭,最後竟落得如此下場。不過姐夫妹夫雖遭處決,但有史書記載他們的妻子又再婚了,可見康茂德還沒有對自己的其他姐妹下手。

隻要有感情存在,那麼人和人還是骨肉至親,如果沒有感情了,這種關係就與路人無異。康茂德對自己的妻子很冷漠,本來克麗絲庇娜與暗殺陰謀毫無關係,隻是因為皇帝另有新歡,她比較礙事,於是就被扣上通奸罪的帽子流放卡普裏島,不久之後也慘遭殺害。

此時的康茂德已經完全失控,隻有一個人還能阻止他,那就是先帝馬可留下的忠臣、一直深得皇帝康茂德信賴的龐培亞努斯。這個人把多瑙河防務安排妥當之後回到了首都,可是自從自己的舊部佩雷尼斯於公元185年遇害,他就徹底隱退,不再露麵了。可能是對康茂德過於絕望,但他並沒有加入反康茂德的陣營,也沒有理會社會上的不滿聲音,而是實實在在地恪守著自己曾經立下的誓約。

恪守誓約的不隻是龐培亞努斯一人,先帝馬可臨終時那些不在場的軍隊將領也沒有人起來反對康茂德。馬可·奧勒留那高潔的人格與強烈的責任感始終警醒著眾人,直到今天,羅馬男人對契約的認真態度仍然令人驚歎。康茂德在位的11年裏,惡政接連不斷,但先帝馬可起用的武將沒有一個興兵發難的。

那麼,在這段時期,公認的皇權監督機構元老院又在做什麼呢?我們說元老院裏魚目混珠,其實如果“魚目”和“明珠”都很明確的話,事情就變得簡單了,可實際上能夠確定為“明珠”或“魚目”的隻是極少數,剩下的大多數往往相時而動,他們時而是“明珠”,時而又成了“魚目”。也許是因為看到皇帝處死姐夫們而噤若寒蟬,感到害怕,或者是看到了近衛軍團長官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總之從公元187年以後,元老院裏“魚目”占了上風,到了公元190年,一年裏就任執政官的竟然高達25人,原來的執政官每年隻有2人,至多也不過4人,現在居然有25人。就算庫雷安德羅斯願意經銷官職,但元老院裏如果沒有人付款,這種交易也不可能成立。

所以,當奴隸出身的庫雷安德羅斯就任近衛軍團長官時,沒有人站出來反對也就不足為奇了。不僅如此,元老院甚至還弄了一個“PaterSenatus”(元老院之父)的肉麻稱號贈送給他。我們隻能說此時的帝國政治已經走向荒謬,而被共和主義者視為“羅馬帝國的良心”的元老院竟也墮落到如此地步!佩雷尼斯生前對元老院極端鄙視,從政治角度看這種態度可能有失偏頗,但是其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看來,這種對元老院的輕蔑態度也影響到了康茂德。

然而在這種狀態下,帝國仍舊維持著運轉。這除了要感謝駐守邊疆的武將,基層行政機關發揮的作用也令人讚歎。中央政府已經是一團亂麻,但鄉村還平靜如常,帝國的運轉就好像一輛飛馳的列車,即便拉下製動也不可能立刻停車。不過這種狀態隻持續了4年。

用今天的概念看,共和時代的羅馬已經開始推行社會福利事業了,貧窮的人每個月能免費領到約30公斤小麥。將軍凱旋或皇帝舉行慶典時分發的禮金至多不過是一種禮物,而每個月的小麥配給則是公民的權利。然而這種權利的擁有者隻局限於羅馬公民,即擁有羅馬公民權的17歲以上的男子。如果一家有夫妻二人和兩個未成年的孩子的話,30公斤小麥當然無法糊口,隻是國家保證不餓死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