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內亂時代(2)(1 / 2)

一旦成為指揮一個大隊的大隊長,任職地點往往頻繁轉換。從守衛幼發拉底河的敘利亞行省,到多瑙河防線上的米西亞行省,到處都留下了柏提那克斯的足跡。不久以後,他又被任命為駐紮在米西亞的騎兵隊的負責人。騎兵隊的基地和軍團基地不在同一處,因此柏提那克斯是一處獨立基地的首腦。

然而他此後的工作突然變化,其實在羅馬時代這種變化也很平常,他被任命為行省的“財務長官”。總督是行省政治、軍事和司法的負責人,而財務長官則負責行省的財政,其業務既要管理以公共基礎建設為主的支出,也要管理行省稅等其他收入,屬於行省的“財政廳長”。柏提那克斯好像先後在好幾個行省擔任過這一官職。

後來柏提那克斯又負責管理艾米利亞大道。這條大道的起點在裏米尼,途經皮亞琴察,最後到達米蘭,是由東南向西北貫穿意大利北部的主要交通幹線。柏提那克斯負責這條大道的維護管理。

完成這些工作的柏提那克斯獲得了廣泛讚譽,最後他終於進入了帝國的精銳部隊。在萊茵河防線像佛珠一樣排列著一串基地,柏提那克斯被任命為一個輔助部隊的基地長官。由於部下都不是羅馬公民而是行省出身的士兵,這種任務並不簡單。接著又有達契亞行省財務長官的職位在前麵等待著他,然後是多瑙河防線上的分隊指揮官。

應該就在這一時期,柏提那克斯在將軍龐培亞努斯的領導下,與入侵意大利本土阿奎利亞的日耳曼部族作戰。柏提那克斯戰功卓越,元老院的大門終於向他敞開了。

成為元老院議員的柏提那克斯後來取得了法務官的職位,然後他前往近潘諾尼亞行省的布裏吉提歐(今匈牙利的蘇尼),擔任駐紮在那裏的第一亞狄托裏庫斯軍團的軍團長,直接麵對自多瑙河北岸南侵的蠻族,是最前沿軍團基地的首腦。當時龐培亞努斯是多瑙河防線事實上的指揮官,柏提那克斯在龐培亞努斯麾下,與日耳曼民族戰鬥了好幾年。

因軍功,柏提那克斯被選為“候補執政官”,顧名思義,相對於每年1月1日就任的正式執政官,這個候補執政官實際上是板凳隊員,一般在一年中的最後兩個月走一下過場。不過,這個職位在“執政官經曆”上的意義顯然要大於“候補”的字麵含義,因為不管怎樣,要想成為行省總督,有執政官的經曆是必需的。既然如此,就有不少人當選了候補執政官之後卻並不前往首都就職。柏提那克斯也是這樣,他沒有回首都,而是選擇繼續留在前線。

既然柏提那克斯獲得了“執政官經曆”,帝國也就立刻利用了這個頭銜。

皇帝馬可任命50歲的柏提那克斯為近潘諾尼亞行省的總督,任職地點就在這個行省的首府辛基杜盧姆(今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這樣柏提那克斯就成了最前線的將軍,指揮兩個軍團。他接下來的職位是遠潘諾尼亞行省總督,這一地區在多瑙河下遊,相當於現在的保加利亞,柏提那克斯的任務是率領兩個軍團死守邊境防線。後來他又前往達契亞行省擔任總督。達契亞位於多瑙河北岸,是一個凸出的橋頭堡,與其他防線相比,這裏的任務無比危險艱巨。

馬可·奧勒留於公元180年離世,在那之前,即公元179年,也可能是178年,皇帝任命柏提那克斯為敘利亞行省的總督。敘利亞是東方防線上最重要的行省,柏提那克斯當年入伍就在這裏,年過半百之後,他成了這裏的總督,並且是指揮著三個軍團的司令官。皇帝馬可離世後,他仍在這個職位上,直到公元183年有人來接替,柏提那克斯才回到首都。

然而首都的舒適生活還沒過兩年,公元185年就發生了士兵拒絕向皇帝康茂德宣誓效忠的事件,柏提那克斯又被派往不列顛。騷亂平息後他回到首都,很快就前往阿非利加行省首府迦太基,負責當地的福利政策。這項工作需要他和行省總督相配合才可能成功,柏提那克斯僅用兩年就做得很圓滿。回到首都的他得到了“首都長官”的職位,這個職位大概相當於市長,也兼任首都警察首腦。柏提那克斯從公元187年到192年一直擔任此職,並且在公元192年的一整年時間裏,他還和皇帝康茂德一起共同擔任了執政官。這一次可不是候補,而是正式的執政官。也就是說,此時的他已經進入了羅馬帝國的核心權力圈,甚至有資格接替康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