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帝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1)(1 / 2)

(公元193—211年在位)

皇帝尤利安被殺後,路奇烏斯·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於公元193年6月進入首都稱帝,隨即獲得了元老院和羅馬公民的承認,所以說他是從公元193年開始執政的。但是在其後的3年多時間裏,他卻不得不和對手尼戈以及亞爾比努斯進行戰鬥,所以我認為還是把他的主政時間從公元197年6月開始算比較恰當。這並不是時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在公元197年之前,塞維魯因為受到兩個對手的牽製,無法按照自己的意見實施統治。可是,當他於公元197年在元老院發表演講時,無論是語氣還是內容,都比公元193年發生了很大變化。作為唯一的最高統治者,塞維魯直率地陳述自己的主張,然後一絲不苟地加以推行。不過他的做法卻嚇壞了元老院。

據當天出席元老院會議的曆史學家卡西烏斯·狄奧記載,皇帝塞維魯講演的主旨有兩個:

第一,他自命為馬可·奧勒留的繼承人,所以要求在正式名稱中加入“馬可”和“奧勒留”兩個詞,以及皇帝馬可的家門名“安敦尼”。

元老院並未覺得皇帝塞維魯的做法有何不妥。盡管塞維魯就如同其他三個帝位競爭者從未存在過一樣,不但沒有提到他們,甚至連柏提那克斯都沒有言及。可在元老院議員們看來,塞維魯的意思也許要讓持續了4年的內亂全部成為過去,一切都從現在重新開始。因為馬可·奧勒留時代是皇帝和元老院相互配合管理帝國的時代,元老院當然願意回到那個時代。然而,塞維魯接下來的話卻像對議員潑了一頭冷水。

塞維魯要求元老院撤銷在康茂德遭暗殺次日,由元老院對其作出的“記錄抹殺刑”。

這等於讓元老院否定一項已經生效的決議,是明顯損害元老院威信的要求。可是當元老院麵對手握重兵、接連擊潰所有競爭對手、取得豐功偉績的最高統治者,既沒有抗爭的意誌,更缺乏製約的手段。並且,在康茂德被殺後,元老院對接二連三出現在皇位上的人都予以承認,這種事實早已令元老院的權威搖搖欲墜。

塞維魯當然不是欣賞康茂德,也不是對其英年早逝懷有同情之心。相反,早在17年前,康茂德對年長於自己15歲的塞維魯相當冷淡。塞維魯之所以要求為康茂德恢複名譽,是因為塞維魯已經自稱為馬可·奧勒留的繼承人,那麼康茂德又是哲學家皇帝親自指定的繼承人,就不能一直接受對羅馬精英來說最為屈辱的“記錄抹殺刑”的處罰。如果對這一情況視而不見的話,那就等於說自己和康茂德都是一路貨色。

元老院之後撤銷四年前的宣判。草草埋葬的康茂德的遺體也重新得到了羅馬式的火葬,然後與哈德良以後的曆任皇帝一樣,被置放於今天名為“聖天使堡”的哈德良陵園。不過,康茂德並沒有被神格化。如果將其神格化,元老院就真的威嚴掃地了。塞維魯沒有這樣做的真正原因是他心裏比任何人都清楚,康茂德根本就不具備那種資格。在這一點上,皇帝和元老院倒是維持了一致意見。

不過,當塞維魯又提出下麵的要求時,元老院才領悟到他自稱馬可·奧勒留繼承人的用意所在。塞維魯要求元老院承認他的兒子卡拉卡拉為“Imperator Disignatus”。如果把這句拉丁語直譯過來的話,隻能是“既定皇帝事務參與者”,而不是“共治皇帝”的意思。因為不管怎麼說,卡拉卡拉才8歲,距離成人禮還有四五年時間,無論怎麼提拔也不能指定為皇位繼承人。

在共和時代的羅馬,傳統上是在夏天進行下任執政官選舉。當選的人獲得“Consul Disignatus”稱號,距離實際進入任期還有半年時間。在這半年時間裏,每當元老院舉行會議,發言權首先在現任執政官手裏,現任執政官發言過後,接下來發表意見的就是這個“Consul Disignatus”。塞維魯為了表明他讓當時年僅8歲的兒子世襲皇位的意願,重新挖出了這個共和時代的官名。既然卡拉卡拉獲得“Imperator Disignatus”的稱號,盡管還沒有到舉行成人禮的時候,在元老院的會議上也擁有了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