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部隊
在拉丁語中被稱為“vexillationes”的機動部隊並非卡拉卡拉的原創。圖拉真和馬可·奧勒留兩位皇帝也曾經采用過這種方法。卡拉卡拉隻是沿用了這個名稱,實際上部隊的成員和用途與之前完全不同,簡直可以說是重新設計。以前的“機動部隊”,顧名思義隻是從其他軍團臨時調派出來的軍隊,在完成當前任務之後還會回到其所屬的軍團中。但是卡拉卡拉的“機動部隊”是由從各個軍團中選拔出來的士兵所組建的獨立於軍團之外的部隊,並且在完成任務之後這個部隊也仍然會被保留下來。也就是說,在卡拉卡拉的改造下,羅馬軍隊除了原先擁有的33個軍團之外,又多出了一個“機動部隊”。從前的機動部隊隻以“精銳老練”作為選拔基準而不問年齡,但是卡拉卡拉要求機動部隊的成員必須年輕。他認為隻有那些還沒有成家的單身士兵才能夠承受長期離開駐地前往各處作戰的艱苦,所以他手下的機動部隊中年輕人占了絕大多數。
雖然從沒有研究者留下過關於這部分內容的記載,但是我覺得卡拉卡拉之所以會頒布授予所有行省居民羅馬公民權的“安東尼努斯敕令”,或許也是出於下列的考慮:
羅馬軍團原本是由擁有羅馬公民權的軍團兵以及屬於行省居民的輔助兵組成的。雖然自從三年前的法令頒布之後,軍團兵和輔助兵之間的區別也隨之消失,但是軍團兵與輔助兵之間戰鬥力的差距依然存在。軍團兵長期作為主要戰鬥力接受訓練,對於重裝步兵常用的各種武器也掌握得十分熟練。而行省士兵不管在訓練上還是使用的武器上,都隻不過是輔助戰鬥力而已。因此這兩者的一體化進程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而且既然會有民眾特別在墓碑上刻著“安東尼努斯敕令頒布前的羅馬公民”,軍團兵所擁有的羅馬公民榮譽感也不容忽視。即便在敕令頒布之後,軍團兵與輔助兵之間的區別依舊延續了下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年輕的皇帝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
卡拉卡拉希望通過不分軍團兵還是輔助兵,隻要年齡合適便可以加入機動部隊的方式來實現兩者的平等。同時,他還將已經成家立業的士兵以及中層以上的幹部都留在軍團之中。這種讓老兵留守基地、年輕人衝鋒陷陣的新係統,得到了雙方的一致好評。因為沒有在任何史料上發現對這一舉措的批判性言論。順便說一下,羅馬人所謂的“現役”可以持續到45歲,而新兵誌願入伍的年齡隻有17歲。另外,自從帝國成立以來便一直不允許士兵在服役期間結婚的羅馬軍隊,在卡拉卡拉的父親塞維魯皇帝時期得到了“解禁”。也就是說,軍團兵能夠在退役前正式結婚隻是短短10年前的事情,到了卡拉卡拉統治時期的軍團兵則正在充分地享受塞維魯皇帝饋贈的這份禮品。
但是卡拉卡拉的這項政策也和“安東尼努斯敕令”一樣,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由正麵因素向負麵因素轉變。或者說隻取得了短期的積極效果,而之後卻給帝國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羅馬帝國邊境的和平從沒有超過20年,在穩定一段時間之後必然要再次麵對四方蠻族的大舉入侵,而到了那個時候,防線上就不得不麵對戰鬥力量老齡化的問題,因為防衛基地的軍團兵與機動部隊的年齡差距已經成為羅馬軍隊的常態。
卡拉卡拉以前的皇帝之所以在組建機動部隊完成任務之後,又讓其回歸到所屬部隊,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為了確保防線的穩固性,在抽調其中的士兵之後必須再次補充回去。雖然體力旺盛的年輕人對機動作戰非常重要,但如果因此使留在防線的戰鬥力老齡化卻是得不償失。當所有人都認識到這種將軍團和機動部隊兩極分化的舉措所帶來的負麵因素時,卻發現已經沒有辦法回到圖拉真和馬可·奧勒留時期曾經的做法了。因為基地防守力量的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連蠻族都非常清楚的事實。結果蠻族的入侵一下子頻繁起來,麵對這些不知何時會從什麼地方攻來的敵人,卻隻有機動部隊能夠與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