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公元211—218年(8)(1 / 2)

於公元216年春季打響的帕提亞戰役,前期完全由羅馬軍隊占據著優勢。從北美索不達米亞南下的羅馬軍隊和從敘利亞向東部進發的羅馬軍隊對帕提亞軍隊形成夾擊之勢,迫使對方節節敗退。但是,伴隨著夏季的到來,戰況也發生了轉變。與北部的攻勢全由軍團組成不同,從敘利亞方向進軍的羅馬軍隊是由卡拉卡拉最引以為傲的“機動部隊”為主。伴隨著戰鬥的不斷深入,這支新編成的隊伍逐漸顯露出其經驗不足的弱點。老兵的優勢在於即便陷入困境之中,也能夠憑借自身的經驗重整旗鼓,並且找出解決的辦法。但是當經驗不足的新兵陷入苦戰之時很容易產生恐慌心理,變得隻想逃跑。另外,這些新編成的隊伍中指揮官也能力不足,卡拉卡拉在選拔人才時所犯下的錯誤一下子全都顯露了出來。

不過,這畢竟是一支被先帝塞維魯強化過的羅馬軍隊,在老兵的幫助下並沒有那麼容易崩潰。兩國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之間的戰鬥陷入了膠著狀態。

深入敵境的羅馬軍隊迫切需要打破這種膠著狀態。於是卡拉卡拉向帕提亞國王阿爾達班提出要迎娶對方的女兒為妻。據說他之所以會提出這個要求是因為希望通過這次聯姻使羅馬和帕提亞這兩大強國聯合起來,將羅馬的步兵和帕提亞的騎兵組成擁有最強戰鬥力的軍團。也許因為他的偶像亞曆山大大帝就曾經迎娶了波斯國王的女兒,而帕提亞正好和古代波斯處於同一地理位置之上,所以他才產生這種想法吧。亞曆山大大帝確實擁有將希臘與波斯這兩個民族融為一體的夢想,但他為了實現這個夢想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會戰並且都大獲全勝,而且在將波斯帝國滅亡之後,才迎娶了幸存下來的公主。也就是說以勝利者的姿態與對方融合。反觀卡拉卡拉提出請求的對象帕提亞王國,不但沒有被打敗,甚至還將羅馬軍隊牢牢地釘死在兩河流域動彈不得。對羅馬人來說,從來都是在戰勝之後才會講和,戰敗的時候必須咬緊牙關堅持到底。而且羅馬人對皇帝迎娶其他國家的公主這件事,也有自己的一番看法。

雖然軍團兵在駐紮地與當地的原住民女性結婚,生下來的混血兒都會獲得羅馬公民權,但是身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不能夠迎娶外國的女性為妻。因為軍團兵和原住民女性之間生下來的孩子不會對國家未來的方向產生影響,但是身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與其他國家的公主之間生下的孩子就沒那麼簡單了。如果這個孩子將來繼承了皇位的話,那麼羅馬這個國家的命運就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甚至還有可能產生被擁有他另一半血統的國家吞並的危險。不過對於羅馬公民來說,擁有防患於未然的權利。因為元老院和公民才是羅馬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皇帝隻不過是這個“共同體”(respublica)真正的主人所委托的統治者而已。皇帝在被授予至高無上的權利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正如尤裏烏斯·愷撒所說過的一樣,“越是身居高位者越沒有個人的自由”。因此有些事情普通的市民可以做,但是位高權重的人不能做。這就是普通市民觀念的依據。

愷撒雖然深愛著克婁巴特拉,卻不能娶她為妻,就是這個原因。後來安東尼敢於和這位埃及女王結婚,但是他的這一舉動使羅馬人對他失去了信心。在清除了暗殺愷撒的布魯圖一派之後,同為愷撒派的安東尼與屋大維(後來的奧古斯都)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權力鬥爭。在軍事才能上完全處於優勢地位的安東尼之所以敗給後者,就是因為當時一大半的羅馬人都已經不再支持他而轉投屋大維的旗下。

公元1世紀時,皇帝提圖斯曾經想要迎娶當時與羅馬帝國處於同盟關係的猶太的一位公主。但是,得知這一消息的羅馬民眾甚至顧不上觀看精彩的角鬥表演,紛紛向坐在圓形競技場特別席之上的提圖斯發出了強烈的抗議和噓聲。麵對如此強大的輿論壓力,皇帝不得不放棄與這位女性結婚的打算。羅馬民眾之所以反對皇帝迎娶這位公主並不是因為她的猶太人身份,隻是因為皇帝不能和其他國家的女性結婚。不過出身於行省的女性並不在被禁止的範圍之內,因為在羅馬人看來行省也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但是同盟國就完全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