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院的反擊
在5年前皇帝亞曆山大·塞維魯統治時期,因為深受皇帝的信任(有留傳下來的書信證明)而被任命為北非行省總督的戈爾迪安,當時已經80歲高齡。
但是這個人在所有層麵上都能夠代表3世紀羅馬社會的傳統統治階級。首先,戈爾迪安的家世顯赫。他父親的家族從共和國時期就是名門望族,戈爾迪安一世戈爾迪安二世400年以來一直在元老院中擁有席位。他母親的家族有圖拉真的血統,也常年在元老院中擁有一席之地。他的妻子是安東尼·庇護的曾孫女,為他生有一兒一女。他的兒子戈爾迪安二世一直沒有結婚,隨他一同前往迦太基赴任。他的女兒則嫁給了一位元老院議員——這位議員的家族自尤裏烏斯·愷撒時期便是名門——並且育有一名現年13歲的男孩。
其次,作為傳統統治階級的另外一個條件——財力,戈爾迪安家族也遠超其他同僚。他位於羅馬七丘之一西裏歐山上的宅邸,原本是“偉大的龐培”所建。因為龐培的家族是意大利中部的大地主,所以他的宅邸在當時就以豪華而聞名。在龐培被愷撒打敗之後,愷撒的副將馬可·安東尼將龐培的這個豪宅買下作為自己的宅邸。很快安東尼也在與克婁巴特拉聯手對抗屋大維的鬥爭中失敗,死於埃及,他的產業被後代繼承。後來這座宅邸又屢次輾轉多人之手,最後在五賢帝時期被戈爾迪安家族買下。因為經過曆代所有者的改建和裝修,加之當時正是羅馬帝國鼎盛的時期,這座被稱為羅馬市內最豪華的宅邸在整個2世紀都十分著名,就連建在其旁邊的馬可·奧勒留的老宅,在華麗程度上也無法與之相比。
但是,真正象征著戈爾迪安家族大量財富的並非這座宅邸,而是建立在羅馬市中心以東5公裏之外、位於帕雷斯蒂納大道和卡西利納大道交叉口附近的郊外別墅。
建於郊外的別墅因為可以不受土地限製,所以與市中心的宅邸相比更加氣派,可以說豪華程度完全取決於建造者的財力。其中最能夠表現出豪宅華麗程度的,莫過於庭院中被無數立柱圍成的四方形回廊了。戈爾迪安別墅庭院中的回廊共由200根大理石圓柱組成。這200根圓柱分為產自希臘的白色和綠色花紋圓柱、產自埃及的紅色圓柱、產自努米底亞的黃色圓柱以及產自小亞細亞的白色和灰色斑點圓柱四種。這四種圓柱交互穿插,矗立在中庭周圍的回廊上。在那個時代,大理石圓柱可以被看做一種資產的證明。這200根圓柱全都是比意大利產的大理石更加昂貴的進口貨,同時運費也價格不菲。這些彩色的大理石之所以比純白色的大理石昂貴,是因為白色的大理石在意大利境內隨處可見,同時境內開采的運費相對也比較低廉。甚至可以說,帝國時代初期1世紀與帝國時代中期2世紀的建築物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其使用的是純白色的大理石還是彩色的大理石。由此可見,戈爾迪安別墅的回廊是羅馬帝國富豪的象征。順便說一句,戈爾迪安別墅中那些在當時令人瞠目結舌的美麗圓柱,於中世紀文藝複興時期被紅衣主教拿去用於建造自己的宮殿,結果現在那裏已經一根都找不到了。不過戈爾迪安別墅曾經所在的地方,即便在1700多年以後的今天,仍然被稱為“波爾加達·戈爾迪安”。在意大利語中,“波爾加達”是新開墾地區的意思,一般很容易成為低收入階級的聚居區,這裏也不例外。曾經遍及羅馬帝國首都郊外的豪華莊園,現在基本上都落得與“波爾加達·戈爾迪安”相同的境地。
相信戈爾迪安一定想象不到自己家族的名字能夠流傳到1700多年以後的今天,但是出乎意料地被推舉為皇帝的他,也確實算得上3世紀羅馬帝國元老院議員的典型代表。3世紀羅馬的上流社會漸漸不重視後代的軍事經驗,戈爾迪安也從沒有前線的戰鬥經驗。不過身為元老院議員,他也與其他議員一樣都要經曆許多被稱為“光榮職務”的職業生涯。戈爾迪安也同樣經曆了會計檢察官、法務官、執政官等公職,並且以前執政官的身份被派往行省出任總督,可以說人生之路一直都十分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