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了這個國家與蠻族交戰,而且取得了如此輝煌的勝利,可是元老院那些家夥卻將我看做國家的敵人。他們不僅彈劾了我,還將為了這個國家與我共同浴血奮戰了3年的諸位戰友也稱為國家公敵。元老院將奧古斯都的稱號授予戈爾迪安父子,這不僅是對我的侮辱,也是對將我推舉為皇帝的諸位最大的侮辱。
如果你們還是男人的話,如果你們還有身為男人的尊嚴的話,就和我一起向首都進軍,打倒元老院和那些非洲人。如果我們能夠戰勝他們,那麼打倒他們之後所得到的財產將全都屬於你們!
皇帝馬克西米努斯將與居住在多瑙河對岸的蠻族之間的戰爭放到一邊,率軍向首都羅馬進發。羅馬帝國3世紀的內戰正式開始。
一年之中的五位皇帝
反觀戈爾迪安皇帝那邊,事情也進展得不太順利。因為這一切都發生得太過突然,他根本來不及作準備。
阿非利加行省西鄰努米底亞行省,而努米底亞擁有除埃及之外北非唯一的軍團基地。由開國皇帝奧古斯都所創立的第三奧古斯都軍團在這300年來一直保護著北非的居民,使其免受穿越撒哈拉沙漠而來的敵人襲擊。第三奧古斯都軍團的士兵們都具有非常強的軍人榮譽感,即便在服役期滿退役之後也依舊居住在軍團基地附近不肯離去。位於龍柏斯軍團基地不遠處的提姆加德就是這些退伍兵為了開始他們的第二人生而自己建成的城鎮。因為考慮到這些人可以隨時作為軍團基地的預備力量,所以曆代皇帝對於這種退伍兵繼續居住在軍團基地附近的做法都非常支持。
但是第三奧古斯都軍團對東側的阿非利加行省的居民與首都羅馬元老院共同擁立的皇帝戈爾迪安持反對態度。他們並不是對戈爾迪安父子有什麼不滿,也不是討厭阿非利加的那些農場主,更不是對皇帝馬克西米努斯有什麼特別的感情,而是因為元老院否定了軍隊擁立的皇帝,所以他們對此感到非常難以接受。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說過的那樣,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優待軍隊的政策,將羅馬軍隊所代表的“士兵”與元老院所代表的“公民”一分為二,並且軍隊高高在上。因此第三奧古斯都軍團才會對元老院的決定作出如此強烈的反應。
軍團的士兵們高高舉起象征自己軍團的銀鷲旗,向戈爾迪安父子所在的迦太基進軍。一般來說軍團不會扔下軍團基地傾巢而出,但是在北非另當別論。越過沙漠前來襲擊的遊牧民族,並不會組成像日耳曼人那樣的大軍。也就是說,龍柏斯軍團基地所負責的防線主要麵對的是不知何時出現的小規模敵人。在這裏羅馬人再次體現出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特點,就算同為麵向沙漠的防線,他們在這裏的做法也和麵對帕提亞以及波斯的防線不同。而且正如之前所說,北非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那就是在他們的基地附近有許多退伍兵,當得知防守基地的任務落在他們肩上的時候,這些人都感到十分欣喜並且幹勁十足。
迦太基作為北非的中心城市,在羅馬統治時期一直是物產資源的集散地,這一點已經在20世紀後半期進行的海中考古學調查中得到證明。在迦太基與羅馬之間航線下的海底深處,發現了很多古代運輸船的殘骸。但就是這樣一個如此重要的都市,卻沒有自己的軍團基地。就像高盧最重要的都市裏昂一樣,隻有一個由1000餘名士兵組成的守備隊。
而作為羅馬軍隊主要戰鬥力的軍團兵,就相當於現在美國的海軍陸戰隊。所以麵對多達6000人的軍團兵的進攻,1000多名守備兵完全不是對手。雖然戈爾迪安的兒子身先士卒帶領手下的士兵奮勇抵抗,但是勝負在一開始就已經顯而易見。1000名守備兵很快便被消滅,皇帝戈爾迪安二世也戰敗身亡。得知這一消息的皇帝戈爾迪安一世在絕望中選擇了自殺。從他繼承皇位到自殺身亡,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接到報告的羅馬元老院,因為這個完全出乎意料的結果而驚慌失措。但是,事到如今他們已經無法取消宣稱馬克西米努斯為國家公敵的通告。於是他們在徹夜的討論之後,決定擁立兩位新皇帝,並且以這二人為中心迎擊不斷向首都逼近的馬克西米努斯。元老院擁立的這兩個人都是元老院議員,其中普皮恩努斯擁有豐富的指揮經驗,而巴爾比努斯則是德高望重的政治家。於是巴爾比努斯留在首都負責內政,普皮恩努斯則率軍北上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