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公元260—270年(4)(1 / 2)

麵對如此繁重的事務,皇帝加裏恩努斯竟然還能夠堅持得住,完全得益於他當時正處於42歲到50歲之間這段男人的黃金時期。對當時的羅馬人來說,這個年齡正是男人肉體和精神都最充實的時候。

當聽到皇帝被俘的消息之後,那些被瓦勒良一手提拔起來的將官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不幸以及羅馬史上最大的危機,感到的隻有茫然失措。而加裏恩努斯卻和他們完全不同,他並沒有慌慌張張地去尋找解決危機的辦法,而是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使這個關係到帝國生死存亡的危機不會繼續惡化下去。可是他的這個做法,遭到了前線的將官以及元老院議員們的一致反對。

高盧帝國

公元260年,當皇帝瓦勒良被波斯國王俘虜的消息傳到羅馬帝國西方的時候,直接引起了一場事件,那就是名字聽起來很威風的高盧帝國的創建。雖然這一事件導致高盧行省從羅馬帝國之中獨立出去,但實際上這件事的起因既不是叛亂也不是獨立運動。這件事的起因源於負責萊茵河防線安全的兩位將軍之間的爭論。在成功擊退進犯的蠻族之後,這兩位將軍圍繞著從蠻族手中搶回的戰利品的處理問題產生了爭論。波斯圖穆斯主張將戰利品分配給參加戰鬥的士兵,而希爾瓦努斯則主張先將戰利品收歸國庫,然後再返還給那些遭到蠻族掠奪的人。雙方各不相讓,最後甚至升級到武裝衝突。波斯圖穆斯向希爾瓦努斯駐紮的科隆發起攻擊。但是科隆的居民們一致認為不值得為這樣的事情犧牲自己的生命和財產,於是他們將總督希爾瓦努斯以及他的手下全都抓了起來獻給波斯圖穆斯。波斯圖穆斯毫不留情地將這些人全部處決。

可是在這些被處決的人中,有一位年輕人是皇帝加裏恩努斯的長子。當波斯圖穆斯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晚了,於是他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宣布高盧從羅馬帝國中脫離出來。

高盧帝國(Imperium Galliarum)就這樣誕生了,實際上並不是高盧的居民希望從羅馬帝國之中獨立出來而建立的國家。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獨立之後的高盧不管在統治形式上還是在其他各個方麵,都與羅馬毫無二致。皇帝當然非波斯圖穆斯莫屬,同時每年還有兩個人被選為執政官負責內政,作為立法機關的元老院也必不可少。高盧帝國的首都位於萊茵河附近的托利亞。雖然這個地方現在隻是德國境內臨近盧森堡的一個小城,在羅馬時期卻是比利時高盧行省的首府,與附近的亞眠與蘭斯聯係在一起形成一道堅實的屏障。將首都設立在托利亞,就是為了將包括比利時高盧行省的整個高盧地區都擋在其後麵。

對於羅馬皇帝來說,當然不能坐視高盧帝國的創建而置之不理。如果允許高盧地區從帝國之中分離出去,那麼就意味著帝國將失去與高盧隻有一山之隔的伊比利亞半島的控製權,甚至連多佛爾海峽對麵的不列顛也難以保全。

加裏恩努斯首先嚐試使用武力奪回高盧。但是波斯圖穆斯手下擁有負責萊茵河防衛任務的4個軍團,基地分別位於波恩、克桑騰、斯特拉斯堡以及美因茨。這4個軍團都是常年與法蘭克人交戰的精銳力量,共4萬人。加裏恩努斯與波斯圖穆斯率領的這4萬大軍總共交手了兩次,結果是一勝一負。由此可見,不管是羅馬帝國還是高盧帝國都沒有一擊製勝的能力,不過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畢竟雙方都是同等規模的羅馬軍隊。

於是加裏恩努斯對高盧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他知道波斯圖穆斯擁有如此強大的力量,與當地居民對他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而高盧人之所以支持他,是因為每當高盧遭到蠻族入侵的時候,波斯圖穆斯都身先士卒奮不顧身地戰鬥在最前線。既然如此,隻要在波斯圖穆斯成立高盧帝國之後,拜托他和從前一樣繼續抵禦法蘭克人的入侵就可以了。就算波斯圖穆斯的地位從曾經的羅馬帝國總督變成了高盧帝國皇帝,但是他所肩負著的保護高盧地區不受蠻族入侵的責任仍然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高盧帝國就這樣被默許下來,直到公元274年重回羅馬帝國版圖,保持獨立14年的時間。不過在這十幾年間,高盧地區也得以免遭蠻族的入侵和掠奪。在國家利益麵前,加裏恩努斯不僅舍棄了他的父親,就連殺害自己長子的深仇大恨也忍受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