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皇帝君士坦提烏斯(22)(1 / 2)

元首製時代的繁榮,歸功於羅馬帝國廣大的經濟商圈的形成。然而它的先決條件在於“羅馬統治下的和平”。而如今的高盧,北方的蠻族不僅越過了萊茵河和多瑙河,更有部落從北海登陸。這些人擁有高超的行船技術,勢力範圍已經擴張到了高盧與不列顛之間的多佛爾海峽。高盧與不列顛之間的交流受阻,就是因為有這些蠻族海盜的出沒。

尤裏安下令建造了600艘新的船隻,一半屬於軍用船,用來打擊海盜,剩下的則作為運輸船,將不列顛的物產重新運來高盧。殲滅橫行在多佛爾海峽的蠻族,就等於連帶鏟除了從北海威脅高盧北部的敵人;不列顛的物產運往萊茵河沿岸城市的通路,除了橫貫高盧的陸上公路之外,如今又重新開啟了北海—萊茵河的水路;萊茵河沿岸城市的重建,意味著萊茵河航線的安全得到了保證。尤裏安的這一係列措施,用現在的話說,是通過刺激內需來拉動經濟。

生活安定了,民心也隨之安定。要重新恢複安全保障係統的功效,除了軍事防衛之外,民心安定這股軟實力也必不可缺。時隔150年,尤裏安在高盧,恢複了這個羅馬人傳統的綜合安全保障的哲學。

當時坐鎮米蘭的君士坦提烏斯皇帝,對副帝的功績頗為認可。作為援助,給他送去了2000羅馬磅(libra,相當於650千克)的白銀。尤裏安用這些白銀支付了拖欠士兵的薪餉。

另一方麵,那些對尤裏安拒絕征收特別稅、幹涉內政而深感不滿的官員,不時地向君士坦提烏斯打小報告,搬弄是非,而君士坦提烏斯也願意聽取他們的讒言。

不久,塞孔杜斯的長官職務遭到解除,調回米蘭。他是尤裏安在軍事和內政上最好的顧問,也是副帝在皇宮中能夠信任的少數幾個人之一。尤裏安雖然保住了腦袋,卻失去了左右手。這無疑是宦官們在背後操作,他們的手段一向陰險毒辣。對於這一股黑暗的宦官勢力,是放任還是製止,完全取決於君士坦提烏斯皇帝。可偏偏他又不是一個獨立自主、勇於承擔責任的人。世上有一類人,對別人作出的成績總喜歡半褒半貶,他們借用這種方式,來逃避自己應負的責任。換句話說,這是一群沒有勇氣的人,而君士坦提烏斯正是其中之一。

幸好尤裏安不是這樣的人。盡管失去了塞孔杜斯這位得力的助手,但他並沒有退縮。公元358年到359年的尤裏安又一次作出了顯著的成績。勝利之師永遠不缺誌願者,他的軍隊從一年前的1.3萬人增加到了2.3萬人。這一次他們痛擊了盤踞在萊茵河下遊、頻繁侵入高盧北部的法蘭克人,將他們逐出高盧,退回到河對岸。不僅如此,法蘭克人位於萊茵河東麵的根據地也遭到了尤裏安率領的羅馬軍團的致命性破壞,幾乎盡毀。曾經稱雄萊茵河東岸的阿勒曼尼人和法蘭克人這兩大部落,經曆了羅馬軍團的大掃蕩之後,徹底失去了戰鬥力,從此再也不敢靠近萊茵河。

尤裏安的戰略是先將侵入國內的敵人趕出國境,緊接著進攻到敵方,摧毀他們的根據地。從公元356年開始,他用了4年的時間,達到了目的。萊茵河沿岸仿佛回到了元首製時代,再次成了羅馬帝國牢不可破的“防線”。元首製時代被稱為銅牆鐵壁的“防線”,並不是單純地僅靠士兵守住基地、擊退來敵,羅馬軍在防守的同時,頻頻越過防線,攻入敵區,不斷削弱對方的實力,才形成了所謂的銅牆鐵壁。尤裏安在公元357年、358年、359年的三年裏,三度跨過萊茵河搗毀敵人的老巢,元首製時代的軍事戰略,多年之後再次得以重現。

這位年輕副帝的作為,不僅在軍中贏得了聲譽,在民間同樣深得人心。或許是人民對未來重新產生了希望,高盧地區甚至連出生率也節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