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皇帝尤裏安(19)(1 / 2)

其實,這次戰爭是在波斯境內進行的,沙普爾完全可以以戰爭損失為由,向羅馬索取賠款。此外,被俘的羅馬兵一直對波斯國內的基礎建設貢獻甚大,他也可以要求羅馬提供相關人員。然而,這位波斯國王除了提出歸還失地之外,並無他求。也就是說,歸還66年前搶去的土地,羅馬軍即可平安無事地回國。對於這次和談的結果,波斯方麵大肆宣揚,稱之為“沙普爾的寬容”。講到寬容,立刻令人聯想到“愷撒的寬容”。寬容曾是羅馬人的專利品,而如今他們卻要被波斯人寬容。

羅馬軍中仍然還是有不少人認為與波斯的和談是奇恥大辱,其中包括記錄下整個戰役經過的阿米阿努斯。然而,以約維安皇帝為首的羅馬高層一致決定接受波斯提出的條件,締結和約。結果,波斯方麵派出特使來到羅馬的陣營,迅速地舉行了簽字儀式。新帝隨後派出急使,前往第二天就要變成波斯領土的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各個城市,以及底格裏斯河以東的5個行省,向那裏的駐軍及其相關人員傳達撤軍的命令。而當地的居民則可以自由地選擇,或遷往羅馬領地,或原地不動接受波斯的統治。曾經多次成功地抵禦住波斯軍猛烈攻擊的尼西比斯的居民,主張抗爭到底,但他們的意見未被采納。

締結和約之後,羅馬軍終於能夠渡過底格裏斯河,抵達西岸。6萬人馬穿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之後,究竟是在何時渡過幼發拉底河回到羅馬領地,具體情況不詳。撤退中的羅馬軍雖然不再遭遇波斯軍隊的襲擊,但仍然會時不時地受到阿拉伯強盜團夥的騷擾。這些強盜既不隸屬於波斯國王,也不接近羅馬一方,夾在兩大勢力之間自謀生路。羅馬軍這一路走得並不順利,似乎在初秋時節才到達安條克。安條克人不喜歡尤裏安,就連非基督徒的居民也把他的死訊看做好事,因此對於新皇帝的到來,全城上下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約維安皇帝在安條克一直住到年底,看來這地方讓他感覺不錯。他滯留期間,前來陳情的人絡繹不絕,為數最多的就是基督教教會的神職人員。尤裏安當政期間,自動隱身修道院的阿塔納西烏斯,特地從埃及的沙漠地區長途跋涉來到敘利亞的安條克覲見新帝。他對約維安皇帝說了這樣一句預言:“您對正統的宗教信仰虔誠,上天必定會賜予您長治久安的太平盛世。”

尤裏安的前任君士坦提烏斯皇帝傾向於阿裏烏斯派,而他的後任皇帝約維安正好相反,屬於阿塔納西烏斯教派,即信仰三位一體說的天主教。因此,阿塔納西烏斯所謂“正統的宗教”指的就是主張三位一體說的教派,不過,這位“正統宗教”的代表者的預言,完全落了空。

約維安在安條克期間,積極地頒布了一係列的法令,所有內容都是用於廢除先帝尤裏安所推行的政策。在尤裏安頒布的各項法令中,也有一部分被保留下來,後來收錄進了《狄奧多西法典》,因為這些法令對基督教國教化不斷深入的羅馬帝國,沒有什麼負麵的影響。然而,能延續的都屬於行政法,而其他那些以抑製基督教勢力為目的的法律,都遭到了廢除。

廢除的法令中還包括了減稅法。事實上,尤裏安通過大幅度的減稅從而搞活經濟的政策,已經在高盧地區成功地得到了證明,但這項政策似乎仍然被視做不利於基督教國教化的路線,遭到了廢止。

經過了一連串的修法之後,一切又回到了尤裏安執政之前的狀態。這位年輕皇帝生前所作的所有努力,都付之於流水。

約維安完成了上述的各項改革之後,於公元363年的年末離開安條克,前往君士坦丁堡。途中在小亞細亞的南岸,迎來了公元364年的元旦。隨後,他按照尤裏安之前的皇帝們的豪華排場,率領著大批人馬,一路暢遊。2月17日的早晨,在他留宿的某地方豪紳的公館的一角,發現了他的屍體。官方公布的皇帝死因是由於前一天晚上的暴飲暴食。

雖然在朝隻有短短的7個月,但約維安完成了所有他應該做的事情。首先是與波斯國王沙普爾締結和約,給羅馬帝國東部的安全保障帶來了重大的影響,這無疑是要在羅馬史上留下一筆的。其次,廢除了尤裏安頒布的幾乎所有的政策和法規。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約維安之死。這位前近衛隊隊長已經完成了他被賦予的任務,失去了利用價值,不能以皇帝的身份進入首都。跟隨約維安前往君士坦丁堡的高官們隨即舉行會議,決定繼位的人選。這一次很快就得出了結論。由於約維安的親基督教政策,異教徒一派元氣大傷,勢力不比上一次決定新帝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