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最後的羅馬人(2)(1 / 2)

斯提利科將軍

斯提利科屬於被稱為“羅馬化的蠻族”的第一類蠻族。他的父親是汪達爾人,但母親是羅馬人。說不定斯提利科的母親還是在“羅馬統治下的和平”時代來到帝國邊境附近定居的羅馬人農莊主的子孫。羅馬人自古並不反感與異族通婚所生的混血兒。不過,昔日多是像圖拉真皇帝那樣的由羅馬人官兵與異族女子結婚生下的混血兒。而4世紀以後,蠻族男子與羅馬女子的結合占了絕大多數。這方麵也是“攻守互易”了。

可是,羅馬社會是父係社會。即使母親是蠻族人,隻要父親是羅馬人,他們的子女也就是羅馬人。但如果母親是羅馬人,而父親是蠻族人,他們的子女最終還是蠻族人。所以即使給他冠以弗拉維烏斯?斯提利科這樣一個羅馬式的名字,也沒有人把他視為羅馬人。聖哲羅姆是意大利本土出生的羅馬人,長年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留下了拉丁語《聖經》譯本和眾多研究著作。他雖然沒有把斯提利科定為“蠻族”,卻把他寫成了“半蠻族”(semi-barbarus)。這兩人雖然棲身於不同的世界,卻是同時代人。

然而這個“半蠻族”卻被後世的史學家們稱為“最後的羅馬人”,這多少有些諷刺的意味。話雖如此,如果尤裏烏斯?愷撒以及其後的元首製時代的皇帝們知道了這一情況,又會作何評論呢?他們可都是毫不猶豫地起用、用好異族人才的皇帝。也許他們會說,帝國雖已日薄西山,唯有這樣稱呼,才與多民族國家的羅馬相稱。

然而,斯提利科對帝國末期的羅馬人而言終究是“蠻族”,所以並未留下他出生在哪裏的記錄,隻知道他的生年是公元360年前後。父母親的名字也不為人知。人們隻知道他的父親從瓦倫斯皇帝時代起就在羅馬軍中率領騎兵團了,還有就是他的母親是羅馬人。盡管斯提利科不是軍團司令的兒子,母親也不是羅馬名門之女,他這個“半蠻族”卻早早地嶄露頭角。他不是從軍團中摔打鍛煉出來的,軍團出身的人在處於他那種環境而嶄露頭角的人物當中比較多見。他也沒有在宮廷內部積累起行政官僚的豐厚履曆。實際上,完全沒有人知道這位“半蠻族”在23歲前的這段時間裏究竟人在哪裏、做過何事。不過,他在這個時期得到了狄奧多西皇帝的認可,這可是事實。他並不缺少機會認識很多時間都與部隊在一起的狄奧多西和他麾下將軍的子弟。

隻聞其名就可知道,這位汪達爾人出身的年輕人並不是羅馬人。他在公元383年,即23歲那年走到了前台。這位年輕人的身影出現在派往與波斯交涉互不侵犯協約的使團裏。有研究者認為,他是狄奧多西親自任命的。如此年齡,大約不會位居首席吧。然而,正是這位23歲的年輕人,率領了全是由年長高官組成的使團,完成了這次困難的交涉。

在外交交涉中,需要在與對手之間尋找妥協點的靈活性。但是,一旦到了不可退讓的底線,決不退讓的毅然決然的態度也不可或缺。從那次出使以後,靈活和毅然就成了同時代人提到斯提利科時所用的形容詞。未作多大讓步就與東鄰的大國波斯達成了互不侵犯的約定,即使在問題較少的時期,這對羅馬帝國而言也屬難能可貴。這一年正是負責帝國西部的格拉提安皇帝被殺的年頭,整個帝國的防禦都落到了狄奧多西一人身上。難怪皇帝會喜形於色地迎接締結協約後回到君士坦丁堡的斯提利科。

斯提利科一回來,狄奧多西皇帝就任命他為近衛軍(comesdomestic orum)長官,作為對他功勞的回報。這已是格外提拔了。狄奧多西又把斯提利科迎進了皇帝家族。

狄奧多西有一個弟弟,去世後留下一個女兒。皇帝便把這個姑娘賽妮娜接到身邊撫養。賽妮娜在君士坦丁堡的宮廷裏宛如皇帝的女兒一般成長起來。那時,狄奧多西親生的女兒加拉?普拉西提阿還沒有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