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最後的羅馬人(17)(1 / 2)

斯提利科來到菲耶索萊背後,先與全力以赴進行防禦的佛羅倫薩取得了聯係。蠻族原本不善於進攻圍著城牆的城市。佛羅倫薩又麵對阿諾河,蠻族的包圍也是漏洞百出,與市內取得聯係並非難事。

斯提利科向佛羅倫薩的居民要求提供食物和人手。“食物”是供給他帶來的3萬名兵士,“人手”是用於他構思的土木工程。佛羅倫薩的居民意識到靠自己的力量無望抵禦蠻族,所以高興地響應了斯提利科的要求。菲耶索萊居民的食物已經被蠻族搶劫一空,隻剩下了一條命,但他們仍然高興地響應了提供人手的要求。這樣,用柵欄和壕溝把佛羅倫薩與菲耶索萊之間的開闊地全部圍起,把蠻族趕進去,宏偉的戰略態勢便告形成。

當然,羅馬人經常需要派兵擊退那些看到這個工事而來進攻的蠻族,但因此損失的士兵數量與和10倍之敵正麵作戰的損失相比實在是九牛一毛。對那些看到了工事而逃跑的蠻族也不用派兵攔截。人看到危險就會朝自己人所在的方向逃去。用柵欄和壕溝包圍敵人,斷絕其供水與食物的戰鬥,就在這盛夏的驕陽之下同時進行。

佛羅倫薩四周被丘陵包圍,夏天不僅炎熱,濕度也大。它位於羅馬北麵,但夏天比羅馬炎熱,冬天比羅馬寒冷。佛羅倫薩與菲耶索萊之間的平原是典型的盆地,夏季尤其悶熱,到了8月實在無法忍受。住在平原的佛羅倫薩人在周邊丘陵地帶建有別墅,也是為了躲避夏天的這份炎熱。在盛夏的陽光下,這40萬人已經斷水絕糧,宛如被趕進圍欄裏的羊群,不斷有人倒下、死去。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將近一個月,斯提利科並不著急。那些剛從高盧過來成為他屬下卻並不了解意大利的蠻族士兵,那些一下從奴隸變成士兵的各族人等,沒有一個人隨意行動,簡直就像斯提利科從小培養並在他手下作戰多年的士兵,完全膺服於這位汪達爾人出身的羅馬武將,這情形令人不可思議。

即使坐視對手因饑渴而倒斃,40萬眾也不知何時才能死完。於是8月過半,斯提利科把西側包圍圈撕開一角,故意讓還能移動的蠻族朝阿諾河方向逃跑,然後派兵從背後壓向瘋狂求水衝向阿諾河的蠻族。這個計謀逼使饑渴的蠻族人不是倒在劍下,就是被水淹死。

然而,這個暑天斷水斷食的戰役隻是出於這樣的一個假設: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裏不可能置20萬人於死地,這並沒有任何現場記錄做根據。一直崇拜斯提利科、相當忠實地記錄這位蠻族出身武將言行的克勞狄安,從兩年前開始就什麼也不寫了。這位比斯提利科年長幾歲出身於埃及的詩人,在公元404年以後退出了曆史舞台,無人知曉他是亡故還是患病回鄉。後來成為聖人的奧古斯丁曾經提到過以“菲耶索萊戰役”之名著稱的這場戰役。他當時在北非做主教,通過傳聞知道了發生在意大利中部的這場戰役。

由此可見,這場“菲耶索萊戰役”雖然沒有豐富的史料記載,但顯然是曆史事實。

8月23日,柵欄壕溝的圍殲戰開始尚不到兩個月,戰役就以生者投降而告結束。活下來的人數不詳。不過,有人說沿阿諾河到比薩,有10萬人逃往法國南部。當初率領40萬人入侵意大利的拉達蓋蘇斯在逃亡途中被捕,押解到斯提利科麵前被迅即斬首。投降的人當中年輕力壯的1.2萬人被編入了斯提利科率領的羅馬軍隊。除此之外的所有人均被出賣為奴。由於數量過多,奴隸價格下跌,據說3個月前還是奴隸的士兵有生以來第一次買得起奴隸了。

從公元405年到406年,蹂躪意大利半島北半部、使首都羅馬顫抖的拉達蓋蘇斯及40萬蠻族,在夏日的太陽下來到菲耶索萊丘陵之麓便似蒸發了一般,蹤影全無。

這是斯提利科的完美勝利。等待戰機一舉定乾坤,這個做法讓人想起四百五十年前尤裏烏斯?愷撒的“阿萊夏攻防戰”。元老院得知“阿萊夏攻防戰”的勝利,登上卡匹托爾的山岡,感謝以朱庇特為首的諸神。而在四百五十年後的羅馬,長久以來一直保佑羅馬人的諸神已然成為邪神。但是,如此巨大的欣喜怎麼能不向誰表示感謝呢?這是人之常情。於是,公元5世紀初葉的善男信女們傾巢出動,來到聖彼得大教堂和聖喬萬尼大教堂,把感謝奉獻給了基督教之神。北非教區得知勝利消息後,聖奧古斯丁也說,這是神的恩寵創造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