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最後的羅馬人(20)(1 / 2)

麵對斯提利科要求通過的與阿拉裏克的同盟協約,元老院一片混亂。也許元老院議員的本意是不想出錢。以前,斯提利科在做道路修繕工程時,曾經要求在工程附近擁有農莊的元老院議員捐出其收入的三分之一。也許他們厭惡重複這種事情。

但是以錢說事,事關他們自認為是帝國精英的名譽。於是他們把羅馬帝國的傳統推到正麵進行反駁。一個名叫蘭帕迪烏斯的議員說道:

與阿拉裏克的協約不是帶來和平的協約,而是導致奴隸化的協約。

很多議員對這個發言表示讚成,但斯提利科並未退卻。他解釋道,給阿拉裏克及其屬下西哥特人的4000羅馬磅黃金,並非是作為年貢金來換取阿拉裏克不再入侵意大利,而是給他們的從軍報酬。也許有不少議員雖不是出自真心也不得不讚成斯提利科,元老院以多數讚成,承認了與阿拉裏克的同盟協約。但是,人們常常會憎惡那些把自己不想看到的現實擺在自己麵前的人,憎惡的原因隻在於這人這樣做了。投反對票的議員自是當然,那些不得已投了讚成票的議員看斯提利科的眼神也與以前不一樣了。那看著自己聯軍總司令的眼神,好像是現在剛剛想起斯提利科也是蠻族出身一般。而且,他們為自己感到氣惱,因為他們不得不在另一個蠻族人的說服下,同意與一個曾經企圖入侵意大利的蠻族結為同盟。狄奧多西皇帝也曾不但給昨天還是敵人的蠻族居住的土地,還支付了傭兵費。但是狄奧多西是皇帝,父母又都是羅馬人。如果斯提利科是羅馬人的皇帝則情況不得而知。然而,斯提利科雖是聯軍總司令,但他出身蠻族。由他說教隻有與蠻族共同奮鬥才能拯救羅馬帝國,而議員們卻不得不同意,這種現實也是苦澀的。這個現實把議員們推向憎恨斯提利科的一麵去了。議員們的感覺是,你一個蠻族,怎麼知道羅馬精英的心情?

可是,隻要稍稍一想就可以知道,這點根據也相當薄弱。5世紀的羅馬元老院議員中沒有一個出身於元首製時代傳承下來的門第。西馬庫斯家族被認為是4世紀到5世紀間的名門貴族,在100年前的3世紀也並不出名。這位稱協約將導致奴隸化而反對到底的蘭帕迪烏斯,也是這時首次登上羅馬史的舞台,也許是最近剛剛進入元老院。

在羅馬,不論是共和時代還是元首製時代,在元老院的發言並不是以“各位議員”開頭的,慣例是以“各位父老,各位新人”開始的。相當於現代國會的元老院不會由被王政時代尊為建國之父的300個家族的後代所獨占,是向“各位新人”敞開門戶的。這樣可以經常給容易僵化的統治階級注入新鮮血液。

5世紀的元老院議員中加入新人的概率也相當高。元老院議員和斯提利科都是帝國統治階層的新加入者,這一點他們之間沒有不同。他們與當時很多羅馬人一樣,體內流淌的血液或許有一半是蠻族的,但元老院議員們的父親是羅馬人血統,而斯提利科雖然母親是羅馬人,但父親是汪達爾人。這是他們元老院議員與斯提利科之間僅有的不同。這就像即使是與用人所生的孩子,隻要父親是君王,他就是王子的情況一樣。把《聖經》譯成拉丁文的聖哲羅姆那樣的有識之士把斯提利科稱為“半蠻族”(semi-barbarus),以區別於其他蠻族。但在普通人看來,這個“半蠻族”,也是“蠻族”。如今,元老院議員們第一次苦澀地體會到,自己已經被這個“蠻族”事實上統治了長達13年之久。

孤立

投向斯提利科的敵意不隻充斥在元老院的會場之內。斯提利科的妻子賽妮娜這個時期也逗留在羅馬。近來,這位賽妮娜也開始反對丈夫。賽妮娜是先帝狄奧多西的侄女,被狄奧多西收為養女後嫁給斯提利科。夫妻二人育有二女一子。在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宮廷裏,因嫉妒而起的反斯提利科的陰謀猶如家常便飯,但都被賽妮娜用穩健的手段收拾在了萌芽狀態之中。這看上去很理想的一對,也在婚後第25個年頭出現了分歧。也許作為皇室的一員,賽妮娜認為,丈夫試圖把蠻族納為夥伴的政策就是蔑視帝國的政策。與身為天主教徒卻一次都不曾鎮壓過異教異端的斯提利科不同,賽妮娜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信徒。而丈夫試圖與之結盟的阿拉裏克和西哥特人卻是信奉阿裏烏斯派基督教的。這一教派被天主教派定為異端。這也許就是賽妮娜突然變心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