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羅馬帝國的滅亡(2)(1 / 2)

此外,來自不列顛的羅馬軍隊也摻和進來,情況愈加複雜。駐紮在不列顛的羅馬兵麵對渡過北海入侵而來的日耳曼係蠻族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已力不能支,便打著把高盧從蠻族入侵中解救出來的旗號,在身在拉文納的霍諾裏烏斯未曾下達任何指令的情況下,渡過多佛爾海峽,進犯高盧。這些羅馬軍的一兵一卒都由僭越稱帝的君士坦丁所率領。而對拉文納的霍諾裏烏斯而言,這位君士坦丁是個篡奪皇位者。盡管不列顛來的羅馬兵在蠻族混雜的高盧格外善戰,這些兵仍是賊軍。不過,還有方法使他們不再為賊軍。歸還皇位就是這個與大帝同名的僭越者的一條出路,但是他的條件是霍諾裏烏斯正式承認其高盧方麵羅馬軍隊大元帥的地位。跟隨他離開不列顛的士兵中也有不少人不滿皇位篡奪者的統率,隻要霍諾裏烏斯願意,這樣做還是有可能的。

可是,占據霍諾裏烏斯大腦的隻有自己這個正統皇帝被無視的屈辱感。於是,羅馬軍隊中唯一在高盧與蠻族真刀真槍戰鬥的來自不列顛的士兵們,便作為賊軍一直留在了高盧。帝國方麵錯過了利用他們的機會。如此這般,君士坦丁終於被爆發出不滿的部將所殺。這是“羅馬浩劫”一年之後的公元411年冬天發生的事情。

這個時期,蠻族各部族相互混戰,不列顛來的羅馬兵又插上一腳,高盧已然變為戰場。這種狀態之下,“羅馬浩劫”後的意大利自然會享受到哪怕是短暫的和平。蠻族自相殘殺,也許根本沒有想到要進攻意大利。由於霍諾裏烏斯根本不關心重建軍隊,意大利半島等於沒有設防。如果這個時期進攻意大利,就可以輕易稱霸。

然而,這一慘狀可能因為一個人的出現而得救。這個人與不列顛的皇位篡奪者一樣,是從一介士兵熬出頭的武將。

此人名叫君士坦提烏斯,與因承認基督教而名垂青史的君士坦丁大帝一樣,出生於塞爾維亞境內的尼什。從尼什出境後往東南方向便是保加利亞的首都索非亞。羅馬時代尼什叫做納伊蘇斯,地處斜穿從多瑙河到君士坦丁堡的巴爾幹中心的交通幹線上。君士坦提烏斯出身低微,可能帶有那個地方並不罕見的蠻族血統。不過,盡管他的母係情況不詳,但至少父係是羅馬人。斯提利科事件以來,霍諾裏烏斯一直對任命帶有蠻族血統的人擔任羅馬軍隊大元帥極度神經過敏,這次卻毫不猶豫地把羅馬軍隊交給他,把他送到了高盧。霍諾裏烏斯大概是想用由正統皇帝從意大利派來的羅馬軍隊填補皇位篡奪者被殺後的空白。他的另一個目的是把君士坦丁從不列顛帶來的士兵吸收到正統羅馬軍隊中來。

我們不知道西羅馬帝國把君士坦提烏斯派到高盧托付了多少兵力給他。意大利依然如同沒有設防。即使真想托付,也無兵可托。但這位熬出頭的巴爾幹人仍然行動積極。不列顛來的羅馬兵多數都被吸收到了這位將軍的麾下。但君士坦提烏斯的兵力似乎並沒多少,起初的兩三年沒見什麼效果。

但正如我們前麵所說,高盧內部蠻族的自相殘殺是羅馬的運氣。西哥特人在“羅馬浩劫”以後掉頭北上,把進攻方向改為法國南部,此時所受的打擊比其他部落更重。君士坦提烏斯盯上了他們。他采用了從海上封鎖其根據地納博訥及其周邊地區、斷絕糧食來源的戰略。

北麵受到其他蠻族的攻擊,南麵受到海上封鎖,西哥特人站不住腳了。不要忘記,他們要關心數萬人的糧食供應。族長阿道法斯為娶到西羅馬帝國的皇妹為妻而得意,卻無法緩和手下士兵的不滿。身在拉文納的霍諾裏烏斯非但不承認他與皇妹的婚姻,甚至對阿道法斯請求與西羅馬帝國締結“同盟”一事也不予理睬。阿道法斯進退維穀,終於翻過比利牛斯山脈,企圖轉移到西班牙。然而,汪達爾、蘇維彙、奄蔡等部族已經滲透到了伊比利亞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