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後帝國”時代(6)(1 / 2)

拉文納被沼澤和運河所包圍,固若金湯。狄奧多裏克攻進意大利後不到一年,便稱霸意大利北部的北半部分。然而,狄奧多裏克憑一己之力要在短時間內占領拉文納希望渺茫。蠻族不擅長打包圍後再行攻城的持久戰。這種戰鬥必須從保障補給線開始,而蠻族重視兵站的思想尚不發達,如果包圍戰久拖不決,不利的是攻城方,而不是守城方。盡管如此,東哥特人仍然緊跟狄奧多裏克。他20歲就成為首領,此後又不斷證明了自己的領袖能力。

拉文納的攻防戰實際上超過了兩年。現實不允許狄奧多裏克隻考慮攻占拉文納。他還必須保障30萬東哥特人每日的吃住。將滿39歲的狄奧多裏克改變了戰略。

雙方於公元493年3月開始媾和,充當中間人的是拉文納的主教。奧多亞克與狄奧多裏克的媾和達成如下協議:由奧多亞克和狄奧多裏克共同統治意大利全境。狄奧多裏克發誓結束過去4年的敵對關係,不動奧多亞克及其家屬以及手下人一個手指頭。作為交換,奧多亞克將狄奧多裏克及其手下高官迎入拉文納。

媾和成功!兩個月後的5月5日,狄奧多裏克隻帶了一隊人馬通過左右敞開的大門進入拉文納市內。從第二天開始連日舉行盛宴,慶祝雙方的融合。然而,到了第10天,60歲的奧多亞克突然被殺。他的妻子、兒子、手下重要人物在一夜之間悉數被殺。正式公布的理由是奧多亞克陰謀殺害狄奧多裏克。但奧多亞克他們是被當即處死的,連逮捕入獄的過程都省略了。奧多亞克的手下知道這個消息後,很少有人離去,幾乎全部編入了狄奧多裏克的軍隊。也許是他們多為蠻族出身的狼、無家可歸的緣故吧。

對居住在意大利半島的羅馬人來說,這隻是統治者變換。由於是“局部手術”,戰場也隻局限在意大利北部的東部地區,意大利半島大部分地區沒有遭受淪為戰場的災難。拉文納被狄奧多裏克原封不動地繼續作為根據地,隻不過是王宮的主人易人而已。

東哥特王國

從公元493年39歲除掉奧多亞克開始,到公元526年72歲去世為止,狄奧多裏克的實際統治長達33年之久。他能夠持續如此長的統治,是因為他雖然消滅了奧多亞克,卻沒有取消奧多亞克實施了10年以上的政策,而是予以全盤繼承。這對居住在意大利半島和西西裏島的羅馬人來說,意味著仍然會繼續生活在“蠻族統治下的和平”之中。

狄奧多裏克全盤繼承了奧多亞克的政治,但是人變了,政治色彩也會隨之變化。用一句話點評,也許就是政治手段更加精煉。

“客人”與迎進客人的“主人”,這種用“hospitalitas”一詞來表現的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沒有發生變化。“客人”們圍繞自己的頭目狄奧多裏克居住的拉文納周圍,紮堆居住的情況也沒有改變。對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被統治者來說,統治者仍舊是遠方地主,與自己的交集隻是向其支付三分之一耕地的地租而已。難道還有比不與勝者頻繁接觸更能減輕敗者羅馬人心理負擔的事情嗎?

狄奧多裏克比奧多亞克更嚴厲地禁止被統治者擁有武器,連護身用的劍也禁止攜帶,隻允許保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刀具之類。作為交換,狄奧多裏克及其部下則要徹底保障意大利半島和西西裏島的安全。狄奧多裏克重新整編軍隊,拋棄了純東哥特人血統主義,大力接納日耳曼係民族中其他部族出身的人。但與各部族出身士兵混雜的奧多亞克的軍隊不同,狄奧多裏克軍隊的主體歸根結底還是東哥特人。所以,狄奧多裏克會經常稱手下人為“哥特人”,即使他不是哥特人出身。

一般情況下,“哥特人”士兵居住在分給他們的土地上從事畜牧和耕種。但因狄奧多裏克平時也照常發餉,所以一旦發生情況,士兵有義務迅速參戰。由於狄奧多裏克保障了士兵的定居地和固定薪餉,且不采取純東哥特人血統主義,當初不足6萬人的兵力,10餘年間就增加到了20萬人。這可不是在無所事事之間的自然增長,出於鞏固意大利半島防禦的需要,狄奧多裏克把軍隊擴充到了西部、北部和東部。這20萬的數字是已除去了在西至法國南部、北至瑞士、東起布達佩斯直到克羅地亞一線擴張霸權損失後又增長的人數。僅就軍事力量和憑此力量得到的地盤看,狄奧多裏克的東哥特王國已經擁有比末期西羅馬帝國更大的力量,將更廣闊的領土置於自己的霸權之下。問題在於靠什麼去維持憑武力獲得的領土。在這方麵,狄奧多裏克也顯示出了相當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