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後帝國”時代(7)(1 / 2)

如果把王宮比做現代國家的首相官邸,那麼,用現代話說,負責王宮內部組織的首腦就是日本的官房長官(相當於政府秘書長的官職。——譯者注)。在狄奧多裏克的整個統治過程中,這個首腦以及這個組織內部各部門的長官,都是由被征服者羅馬人擔任的。

意大利全境的行政首腦都由執政官擔任,而執政官也一直由羅馬人擔任。於是,15個行省的長官都由羅馬人擔任,也就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了。當時已經允許地方自治,負責自治事務的從上到下全部是羅馬人。總之,軍事以外的所有領域,全都讓被征服者羅馬人去管理。這就是說,進入狄奧多裏克統治時代以後,擔任軍事的日耳曼人和負責行政的羅馬人並未混雜在一起,而是分離並存的。

但這既不是混合,也不是同化。其證據如下:在元首製時代的羅馬帝國,羅馬人士兵與日耳曼、高盧或西班牙的女子結婚並非罕見,他們之間生下的混血兒作為羅馬人養育成人。但在狄奧多裏克的統治之下,聽不到哥特人男子與羅馬女子通婚的事。哥特人與羅馬人和平共處,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

也許這就是日耳曼人所認為的“共存”。在教育後代方麵,狄奧多裏克的態度與狂熱的天主教徒毫無二致。

要提高解讀能力、寫作能力和理論能力,無論如何得用開發並完善了這些能力的希臘人和羅馬人所寫的文章作為教材。但是,基督教徒中有很多人認為,孩子通過讀這些異教精神產物的書籍學習有受到“汙染”的危險。但身為阿裏烏斯派基督教徒的狄奧多裏克並沒有感到這種危險。狄奧多裏克所感到的危險,可能是因接觸希臘羅馬的書籍,日耳曼的民族精神會受到汙染。他可能認為,為了規避這種汙染,有必要揚“武”,因而犧牲“文”,這也是不得已之事。

狄奧多裏克曾親口說過這樣的話:“很多哥特人希望被當成羅馬人,卻沒有羅馬人希望被當成哥特人。”

羅馬人如今雖然成了被統治者,但他們從心底裏蔑視統治者哥特人。狄奧多裏克擔心的是,如果哥特人子弟和羅馬人接受同樣的教育,他們就會變得羅馬化,而非日耳曼化了。

就這樣,東哥特人的子弟可以不用上學了。結果不難想象,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的“統治者”越來越多。於是,為了不簽名也能辦事,狄奧多裏克開始允許各用其“印”。他親自示範,在公文上不簽名隻蓋印,甚至讓人誤解他也是文盲。

可是,因為這條禁令,統治者東哥特人變得更加需要被統治者羅馬人了。這實在是一個莫大的諷刺。離開能寫文章的羅馬人,哥特人什麼事都辦不成。曆史的變化有時起因於隻能付之以苦笑的無聊瑣事。這裏就是一例。

可見,羅馬人在“蠻族統治下的和平”環境裏的重要性,由於他們是敗者而越發饒有興味。卡西多裏烏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忠臣卡西多裏烏斯

卡西多裏烏斯,生於意大利半島南端的卡拉布裏亞地區,時間是西羅馬帝國悄無聲息地滅亡3年之後的公元479年。他的家族屬於元老院階級,是地方上的大農莊主,也是逼迫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奧多亞克決定保留的既有勢力中的一員。從父輩開始,這個家族就已經接受奧多亞克的旨意,為其統治提供合作。卡西多裏烏斯的父親在意大利北部的拉文納王宮供職,長期沒有回過位於意大利南部的家。

公元493年統治者變為狄奧多裏克之後,卡西多裏烏斯的父親也沒有改變與哥特王國合作的態度。他在狄奧多裏克打退汪達爾人,確立在西西裏島的統治地位時開進西西裏,全麵重組了行政組織。以後,他繼續配合狄奧多裏克的統治,甚至擔任了意大利南部的官選長官。

卡西多裏烏斯出生時,西羅馬帝國已不複存在。他有著那樣的父親,所受教育與羅馬帝國時代的精英一樣,學的是使用希臘羅馬教材的“素質教育”。也許和當時許多青少年一樣,他在首都羅馬接受了成為精英所必需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