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暴雨災難故事(4)(1 / 2)

暴雨持續了整整一夜,7月29日早晨,山另一麵的一處中國工地也遭遇了險情:急速而來的山洪夾雜著泥石流奔湧而至,瞬間將工地淹沒。該工地的80名中國工人在山洪泥石流來臨前,匆忙跑出住處。大家一路狂奔,躲過了無數飛石和塌方,最後安全到達了一千米外的一個小鎮上。

中國工人們暫時安全了,但由於撤離時情況危急,大部分人什麼都沒有帶,在洪水圍困下,缺衣少食,通信不暢,而且麵臨著更強洪水的威脅。不過,在得知工人們受災的消息後,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立即展開積極救援。巴基斯坦總統秘書長法魯基當即打電話給災區所在地軍警負責人,指示迅速采取行動救援。在巴基斯坦軍方派出的直升機救助下,268名中國工人除3名在洪水中失蹤外,其餘265名工人均被轉移到了安全地區。

洪災影響超過大海嘯

近一個多月的大洪水,使巴基斯坦至少有五分之一的麵積受災,16萬平方千米土地被淹,被洪水肆虐的地區,相當於整個英格蘭的麵積。洪水造成1萬多個村莊、90多萬間民宅被毀。據巴基斯坦研究機構顯示,這次洪水造成的損失高達18億美元,約占巴基斯坦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

聯合國調查人士表示,這次特大洪災共造成巴基斯坦1700萬至2000萬人不同程度遭災,據統計,這場大洪災的受災民眾總數,超過了2004年印度洋海嘯、2005年克什米爾地震和2010年海地大地震受災人數的總和。

在這場百年不遇的洪災中,那些挺著大肚子的準媽媽們可謂受盡了苦楚:在轉移中,她們擔驚受怕,東奔西走;洪水過後,她們不得不在帳篷中分娩。據一家名為“拯救孩子”的救援組織統計,整個巴基斯坦共有約50萬準媽媽受到洪水的影響,其中即將臨盆者近10萬人。所幸,後來救援人員將她們轉移到了安全地帶分娩。隨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捐贈的救災物資陸續抵達,幫助災區人們共同渡過了難關。

密西西比河大洪水

美國是一個容易遭受暴雨洪澇災害的國家,特別是該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更是如此。2011年5月,由於連降暴雨和春季融冰,密西西比河水泛濫,一場大洪水襲擊了中下遊地區,迫使成千上萬人撤離家園。

暴雨接踵而至

密西西比河從美國明尼蘇達州開始,流進墨西哥灣,它全長6020千米,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麵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長河。這條水量豐富的大河滋潤著美國大陸41%的土地,並孕育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這裏的土地肥沃,人們安居樂業,辛勤勞作,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美利堅文明。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方麵,密西西比河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益處的同時,也頻頻製造可怕的洪澇災難。曆史上,這條大河多次出現大洪水。1926年6月至1927年8月,一場持續性的大洪水降臨密西西比河流域。洪水摧毀堤壩,從河中漫溢出來,湧向廣袤的大地,淹沒了近1.65億公頃的土地,6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了6億美元。

根據許多洪澇災害的經驗,大澇之前必有大旱,這對2011年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地區來說同樣適用。2010年下半年,一場幹旱降臨美國中部,密西西比河中遊以及俄亥俄河流域的阿肯色州、密蘇裏州、伊利諾伊州、肯塔基州以及俄亥俄州,降雨偏少,旱情嚴重,特別是到了11月,旱情進一步發展,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人畜飲水困難的現象。但進入2011年後,上述地區降雨頻繁,幹旱很快得到緩解。4月下旬開始,降雨變本加厲,一場接一場的暴雨接踵而至,瘋狂傾瀉在大地上。據美國氣象部門統計,4月伊利諾伊州、西弗吉尼亞州、俄亥俄州等地的平均降雨量均超過了180毫米,而肯塔基州更是高達301毫米,打破了曆史同期最高記錄。其中,4月23日至28日之間,伊利諾伊州南部、印第安納州南部和肯塔基州北部6天的雨量高達254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