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八章(1 / 2)

然後他出得門去,在李宅中點起了火,連同這間柴房頂上也扔了一個火頭,等到火焰一起,他便將墨菊的屍體放進地道,又將那條地道口堵死,才從地道回到了客棧中,這樣一來不但埋葬了墨菊,也不會讓人發現那條地道,墨菊的失蹤就成了一個迷,而李宵趕來時,看不到墨菊的屍體,隻看到了牆上的血字和血衣,談古的安排是極有效果的,李宵一下子便得了心病,而且被嚇得日夜不安,每一合眼,便看到墨菊來索命,他在江州再也住不下去,便舉家搬走,到了這青河縣。

呂明陽聽著,暗道:怪不得墨菊屍體埋葬的那麼深,原來那本就是一個地道。李宵那日見到墨菊花便嚇得要死。是因為他進了柴房後看到的血字血衣,原來這病根早在十幾年前就種下了。

而在李宵舉家搬走後,談古四處探聽李宵的消息,幾年後終於也到了這裏,他見李宵並沒有死,倒放下了心,因為他不想讓李宵輕易死去。他要以更殘酷的方式向李宵討還血債。

談古雖然自信沒被李宵見到過,但為了防範萬一,還是改了名字和麵貌,留了一部大胡子,他並不親自找李宵,而是掛上了他的好友張鳳如,他知道以他在琴藝方麵的能為,絕對可以和李宵會麵。他在等待時機的同時,又想到了一個以牙還牙的報仇方法。那就是--讓李宵也死於老鼠口下。這樣墨菊才會瞑目九泉。

談古祖上養過狗,在這一方麵是有家傳方法的,可是老鼠不是狗,並不好養,談古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一個耍猴子的,那人每叫猴子做個動作,便將一個果子塞到猴嘴裏,這一下使他大受啟發,他馬上回到清神崗,在崗上找到幾窩剛下生不久的野鼠,飼養了起來。等到那些老鼠長滿了牙齒,他便不讓它們吃別的東西,每天喂它們肉食。而他每在喂食前,便會彈一曲鐵馬冰河,久而久之,那些老鼠一聽到這曲子,便知道要喂食了,老鼠的聰明並不比狗差。

過了一段時間後,他餓了老鼠幾天,將一塊幹糧扔進去,看哪隻老鼠動口,立時拖出來打死,如此三次後,便再沒有一個老鼠敢動那些幹糧了,直到此時,他才真正訓練老鼠吃人。

他在一天深夜,挖來了一具剛下葬的死屍,將死屍全身用布纏住,隻露出咽喉部位,在那裏綁上一塊肉,放到大木箱子裏,將餓了幾天的老鼠放進去,那些老鼠從沒咬過人,不知眼前是什麼東西,雖然聞到了肉味,卻不敢動口,談古彈奏一曲鐵馬冰河,那些老鼠卻不敢動,最後幾隻大老鼠餓得極了,見沒人來喂食,便大著膽子在肉上咬了一口,見沒動靜,膽子便大起來,將那塊肉吃了,鼠多肉少,那些沒吃到的老鼠便盯緊了死人的咽喉,一湧而上,撕開布片,將死人身上的肉吃得幹幹淨淨。

以後的日子裏,談古每過幾天,便去設法弄一具死屍,來給老鼠做食物,而且都隻露出咽喉,那些老鼠吃順了口,每次都先咬咽喉,然後再吃四肢,它們便隻道這是天下鼠糧中最可口的東西,再也不吃別的。之後談古在屍體上掛上細繩,在老鼠啃咬之時不時的拉動,那屍體便抬手動腿,老鼠們先是害怕,但後來一見死人沒什麼反抗,終於不再吃驚,不管屍體動與不動,它們都照咬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