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章(2 / 2)

他對於佛法雖然領會很深,但絲竟浸淫未久,這番仇恨心一來,便無可抑製。他之後遍行各地,到處尋訪李宵去處。幾年之後,果然被他尋到李宵的蹤跡,明塵便也來到青河縣,當上了法能寺主持,由於他丹青出眾,在城中算是一位名僧,有機會接觸李宵,李宵從未見過他,當然不會懷疑。為了使自己的報仇手段不被人覺察,他想出了這個不在場便可以殺人的主意。

座中又是一陣嗟歎。談古的故事已使得案子有了悲劇的氣氛,再加上明塵的講述,更幾乎使人潸然淚下。

好一陣之後,呂明陽才歎息一聲,道:"紅塵俗世,竟是這般無奈,如果那李宵不見到墨菊,所有的事都不會發生了,但往往事與願違,不該發生的事,總會要發生的。"

張鳳如隨之道:"是啊,人生在世,總免不了遇上些悲苦淒慘之事。"呂明陽看了他一眼,沒有做答,卻對明塵道:"你浸淫佛法多年,卻沒有參透人間至理,總懷著一個報仇的念頭,可見佛法也消彌不了你心中的憤恨。"明塵合什道:"人非聖賢,多少癡兒怨女,逃不出紅塵之外。我輩也是難免。"

呂明陽沉默片刻,緩慢的道:"如果你沒有殺死李宵,此時還想再試一次麼?"明塵一怔,想了想,道:"隻怕不會了,我心中的恨,已隨著那條蛇的放出而消逝了。"呂明陽點頭,道:"如此看來,你心中還是有佛法的。可我還是要告訴你,你也不是殺死李宵的真正凶手。"

這句話一如晴天霹靂,將明塵震得全身一顫,他猛的睜開眼睛,怔怔的盯著呂明陽,道:"我已決心赴死,你就不必為我開脫了。"呂明陽道:"我不會為你開脫,你有佛法,我有國法,我不會讓別人來頂缸,更不會讓真正的凶手逍遙法外,來人,將他拿下。"

他突然一指張鳳如,兩名衙役向上一闖,將張鳳如扳翻在地,張鳳如大吃一驚,叫道:"冤枉,冤枉,大人為何要抓我?我又沒犯法。"呂明陽冷哼一聲,喝道:"你不用叫,我不會冤枉好人,本案的真正凶手,正是你張大官人。"

張鳳如大叫冤枉,眾人也是疑惑不解,談古與明塵都道:"張鳳如與李宵平素相處不錯,斷不可能是凶手,大人就將我治罪好了,不要再節外生枝。"呂明陽冷笑搖頭:"如果他果真是清白的,本人便引咎辭官,現在姑且不論這李宵罪行如何,就這樁案子我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張鳳如叫道:"大人說我殺人,有何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