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就是那位墨菊小姐,生來大不幸而淪落青樓,等到自己愛的人出現之後,卻無緣廝守一生,最後竟落得那樣悲慘的結局,這到底是誰的錯呢?"
呂明陽說到這裏,不由得抬頭看天,天空還是一如前些時候那般漆黑如墨,但透過無邊的黑幕,他竟似看到了一張溫情含羞的笑臉,正在漸漸遠去。
"但願死者能夠安息。"他心中歎息著,突然想起重陽那夜沒有做完的詩來,此時感慨之中,他不由得脫口吟了出來:"又逢重陽日,異鄉獨此身,憐菊花有淚,恨草鼠傷心。常懷局外事,惜取眼前人,一夜風雲散,堪可笑紅塵。"
(注:蛇的聽覺極弱,是聽不到曲聲的,會隨著曲子舞動隻是因為耍蛇人的輕微動作,古人不知,由此生出聯想,誤打誤撞之下破了此案,足以發人一笑,也算是天理昭然,一切冤案都會有大白之時,無論斷案手法如何罷了。)
青萍案
盛唐的時候,有一位名臣叫做狄仁傑,他斷案如神,皇帝升他為大理寺丞,他一年之中斷案無數,涉及的人數約有一萬七千人,沒有一個喊冤叫屈的,一時被人們傳為美談。
話說這一天,正是七月十六,剛剛過完了中元節, 吃過中飯,一個親差跑來稟報:城東巨商梅化文家出了一宗蹊蹺的人命案。家人已來報官。狄仁傑點點頭,說:"寶珠的案子先放一放,人命要緊喲。"他吩咐備轎,帶了管家洪亮,去梅化文家。
梅家是京城巨商,城東一帶的地產鋪戶有三分之一是他家的,倒底是大戶人家,雖然出了凶案,卻還是一切安然,有條不紊,從外表還真看不出什麼異樣。
狄仁傑見到了梅化文,以前他們也見過麵,但是現在的梅化文卻與以前不一樣了。梅化文約有五十四五歲的年紀,平時滿麵紅光,印堂豁亮,現在卻是哀容滿臉,痛不欲生了。
因為死去的,是他剛剛納入門不到一年的妻子,青萍夫人。當下由梅化文引路,來到了凶案現場。那是一座水閣,以這夫人為名,叫做青萍閣。
狄仁傑見這青萍閣建在一片水塘中,水塘大有數畝,裏麵飄滿了青萍,這時節正是七月,滿池荷香,連吹過的風也醉人。真的是一個好去處。
梅化文來到塘邊,指著一座彎彎曲曲的九折回廊,嘶啞著嗓子說:"狄老爺,賤妾就死在那閣內,老朽年高失偶,精神恍惚,不忍再看到賤妾死狀,隻好請管家帶路,望狄老爺垂憐。"狄仁傑看了他一眼,說:"好的,梅先生且在這裏,少抑悲痛,我自去查看。"
管家帶著狄仁傑等幾個人來到閣內,剛一進門,便聞到一股濃濃的血腥味,幾個人探頭向內室一看,不由得也吃了一驚。狄仁傑斷案積年,凶案也不知看過多少場,但這一看仍是使他的心跳加速。
內室便如同一個屠場一般,血汙遍地,空中飛舞著數十隻蒼蠅。迎麵一張雕花大床,床上本來鋪的雪白床單與薄毯此時全染成了血紅色,上麵橫躺著一具女屍,女屍無頭,身上穿的也很少,幾乎算是半裸,白玉般的身子映衫著鮮血,尤其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