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究方法說書人試談相似論 論精神有誌者不屈事竟成——結束語(2 / 3)

作為量子物理學家的薛定諤寫出了《生命是什麼?》,玻爾寫出了《光和生命》,將生物學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階段。事物間的相似點常常是暗渡陳倉出奇兵的好地方,隻要選準,就會驟然取勝。

三是,從縱向看,通過事物發展的周期相似波,來預測方向,推動新的發現。

比如化學元素的發現就由於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現而相應出現了幾次相似的發現高潮:即化學分析法之後,電解法之後,光譜分析法之後,放射法之後等等。又如,人們對自然科學的研究,開始都包括在哲學裏麵,後來又分成各門學科,研究再深入,又在分子水平、量子水平上得到統一,經曆了合—分—合的否定之否定的相似重複。前麵說到,人類在認識自然過程中,每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出現一次相似的理論大綜合,已經出現了4次。按照這個規律,現在科學家們都在摩拳擦掌,希望能在第5次大綜合中立一頭功。

大自然中相似的單元和層次決定了其客觀存在的相似性,我們就可以按照“相似形”、“相似點”、“相似波”等各種方式去指導科學發現。開拓未知領域。

另一方麵,大自然經過長期的進化,又篩選出了許多最優方案。所以我們還可以按照自然中的客觀存在去指導技術發明,創造新的文明。

人們千百年來的發明創造,實際上是通過“人工”來再現“天工”,是向自然求得相似。當艾菲爾完成了300多米高的巴黎鐵塔,全法國人都引為自豪時,人們發現其結構和人的一根小腿骨並無二致,甚至兩者的表麵角度都相符合。莫斯科人也為自己的184.3米高的電視鐵塔而自豪,但人們仔細一分析,其結構不過是一根纖細的竹竿。飛機是1903年發明的,這是千百年來人類幻想與鳥相似的結果。而自從萊特兄弟的第一架飛機上天以來,這種飛行工具的每一次改進又都是從鳥身上繼續發現一些新的相似點。鳥的翅膀是拱形的,飛行時空氣會對它產生托舉力,飛機雙翅也是如此;鳥飛行時雙腿收到腹下,是為了減少阻力,於是飛機的起落架也就收起,蜻蜓雙翅的前上方各有一塊深色的角質部分,這是為了消除飛行中空氣阻力造成的顫振,於是飛機機翼上也有與此相似的抗振顫配重部分。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發現六角柱狀體是一種最經濟的形體。他們經過長時間的測算,算出這些柱狀體底麵的三個菱形麵積的銳角是732′,鈍角是1098′,而這正是蜂窩的結構,竟連一分也不差。

我國生物學家貝時璋曾對生命下過一個定義:“‘生命’就是物質、能量、信息三者的變化、協調和有機統一的動作。”那神奇的計算機正是靠著硬件、電源、快速數模等接收信息的裝置,相似於人的軀體、能量和視覺聽覺,然後用軟件將這些有機地統一起來。於是計算機就能聽、能看、能寫,儼然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了。

我們平常說向老師學習,是因為教師積累了很多知識,而大自然在億萬年間篩選、積累下來的最優模式正是一個最理想的老師。

我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不但有相似的規律可循,有相似的模式可借鑒,更有趣的是,同時還產生許多相似的研究方法,甚至許多科學家還有相似的遭遇。門捷列夫根據元素周期律準確地預言了元素镓的性質,與勒維烈根據萬有引力準確地預言了海王星的位置多麼相似;法拉第由電變磁啟發而發現了磁變電與德布羅意由波是粒子啟發而發現粒子也是波多麼相似;本生利用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光譜和居裏夫人利用不同元素的放射性能使空氣產生不同的導電性來測量新元素多麼相似。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相似,我們才可以將科研方法大致分成幾類,才產生了許多方法論方麵的專著。

各位讀者,當我們順著科學史的長河順流而下,這樣漂行了一趟之後,我們知道了許多知識,也了解到一些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但還有一樣是更重要的,這就是為我們開辟這條航道的科學家,他們在與大自然鬥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偉大精神。也許我們並不從事科學工作,有些知識和方法對我們並不直接有用,但是他們的這種精神將會如陽光一樣溫暖著我們的周身,我們隨時想起它都會受到一種鼓舞。擇要而說,大概有三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