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魯大忙著耕耘播種。龍王為了嚐人頭味道,也暗中幫忙,叫蝦兵蟹將在魯大田中施肥除蟲。禾苗日竄夜長,到收獲季節,稻穀一片金黃,如碎金鋪滿地。魯大則忙著收割,整場翻曬。龍王穩穩地等著人頭上供。直到大年三十,魯大才拿了一把掃帚來到龍王廟。龍王見他空手而來,心裏正疑惑,隻見魯大作揖道:“龍王呀!我們有約在先,我許你一場大戲,一個活人頭,今天我帶來了,請先看戲,再吃人頭。”說罷,便手執掃帚,在廟內手舞足蹈,前翻後滾地著實戲鬧了一番,弄得廟內塵土飛揚。龍王正想發怒,轉而一想:算了,可能他請不到戲班子,胡亂代替。還是等著嚐人頭吧!魯大舞畢,便丟開掃帚,笑嘻嘻來到供桌前麵說道:“現在請龍王吃人頭!”說著,便趴到供桌下麵,把頭從供桌的破洞裏鑽出來。龍王見供桌上突然冒出一顆人頭,好不驚奇,想吃,又不知如何下手。四麵一看,連把刀子也不見,想想隻有用手撕。就伸出一雙枯瘦如柴、指甲三寸長的龍爪,向魯大的頭抓去。魯大一見,忙著把頭一縮,笑謎謎地從桌底下鑽了出來:“龍王啊,你戲也看了,頭也嚐了。我呢!願也還了。我們互不虧欠,望來年再照顧照顧。”說完,拿起掃帚,揚長而去。
龍王氣得龍眼圓睜,龍須倒豎:“好你個窮小子,膽敢捉弄大王,還想要我來年照顧呢?我要你顆粒無收,才解我心頭之恨。”他吩咐蟹精:“到來年,魯大的田裏隻準其長根,不使其結果。”
第二年,魯大剛巧種了番薯,多虧蟹精盡力,番薯長得似大腿。龍王聞聽魯大又獲豐收,便叫蟹精下次隻準肥葉不使其壯根開花。可巧魯大在這次種了大白菜,那蟹精又把大白菜養得像小穀籮一般。龍王兩次報複未逞反被魯大得了許多好處,氣得暴跳如雷。旁邊走出龜丞相稟道:“大王要報仇不難,隻消派一個小卒前去把魯大捉來,豈不省事。”
龍王一聽,拍案叫對,忙把蟹將叫來如此這般吩咐一番,打發他起程。再說魯家村這一年,已是另一番景象,外出的鄉親們都已陸續回鄉。魯大家裏雖不富裕,卻也粗茶淡飯,過得下去。這蟹精來到魯大門前時,魯大夫婦正在廚房裏商量家務。隻聽見魯大說:“叫阿大提蟹去,煮熟後好當菜吃。”魯大的意思是讓大兒子下海去捉沙蟹,蟹精聽了卻大吃一驚:“不好!我還未進門,他們都已得知,作了準備。”嚇得他連竄帶爬,逃回水晶宮,把經過加油添醋地向龍王稟告一番,說魯大是個神人,未卜先知,早有準備,要不是自己逃得快,恐怕早已沒命了。龍王聞言,將信將疑。龜丞相在旁說:“大王不必著惱,下官陪同大王親自前去,便知分曉。”
傍晚,龍王與龜丞相出了海麵,將身子隱去,來到魯家村。龜丞相道:“大王,我從前門進去,你從後門而入,這樣魯大就插翅難逃了。”這時,魯大剛耕田回來,把從田溝裏捉到的一隻烏龜扔給門前玩耍的孩子,自己進屋準備吃晚飯。正準備吃飯,一位鄰居在門外高叫著:“魯大叔,你家門口的大黃牛跑了!”原來是拴在後門口的大黃牛掙斷牛繩跑了。魯大一聽,連忙朝門口叫道:“阿大,把烏龜交給阿小,快拿根繩來,跟我出後門抓‘大黃’去。”前麵烏龜丞相一聽,魯大要把自己交給阿小來管,還要到後門去捉大王,暗想還是溜之大吉。後門的龍王一聽,前門的烏龜已被捉住交給阿小,魯大和阿大拿著繩子來後門捉拿自己,嚇得顧不得龜丞相的死活,沒命地逃回龍宮去了。
龍王和龜丞相在海邊相遇,兩人相互埋怨,暗中又各自慶幸。
從此,龍王再也不敢與魯大為難了,魯家村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起來。
神農氏嚐百草
炎帝就是神農氏,是上古三皇之一。之所以稱他為炎帝,是因為他居住在南方,而南方象征太陽,所以人們就稱他炎帝。炎帝長著牛一樣的腦袋,人的身體。小時候非常聰明,據說生下來三天就能說話,五天就能走路,三歲的時候就知道耕種的事。他就是遠古的農業之神,後世農民所使用的耕田工具和種植農作物的方法,都是他發明的。
神農氏不僅是農業之神,還是醫藥之神。他在播種百穀時,發現了各種不同的草藥,而且發現它們都有各自不同的藥性,於是就將這些草藥用在了治療疾病上。
那時候,五穀雜草長在一起,根本分不清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也不知道什麼植物是充饑的糧食,什麼植物是治病的藥草。
據說神農氏一生下來,就有一個透明的肚子,裏麵的五髒六腑全都看得清清楚楚。神農氏看到老百姓被疾病折磨,非常難過,一直在想辦法為大家解除病痛。他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沒有想出好辦法。這時,他忽然瞧見了自己那個肚子,頓時有了主意:是啊,既然世界上的花草都有自己的特性,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肚子來檢驗一下呢?隻要把它們嚐一遍,就可以看到肚子裏的反應,不就能夠知道這些花草的藥性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