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舉串街過巷,不覺來到八裏橋,正想舉步上橋,隻見橋上一個衣衫襤褸的叫花子,手握一根破竹拐杖,搖搖晃晃走下橋來。叫花子嘴裏銜著一枚銅鈿,隨著自已的呼吸,發出“噓、噓”的聲音。吳孟舉被這叫花子的模樣和舉動所吸引。他眼睛盯牢看,腦筋骨碌碌轉,忽然心頭一亮,急忙上前,朝叫花子深深地作了一揖。叫花子連忙還禮,麵帶驚奇地說:“怪哉!怪哉!誰人不知你是堂堂內閣中書老爺,怎麼向我這窮叫花作揖呢?”吳孟舉麵帶喜色地問:“請問,你可是呂仙?”叫花子說:“此話從何而來?”吳孟舉手指叫花子嘴裏的銅鈿說:“口銜銅鈿,兩口相疊,疊口呂也!”叫花子說:“原來如此,念今日一麵之交,送幾句詩給你。”說著就用破竹竿拐杖在橋欄杆上寫下了:

我在蘇州幾十年,

無人知我是神仙,

唯有洲泉吳孟舉,

知我是仙非我緣,

神州仙界愛清貧,

切莫貪圖官和錢。

叫花子寫畢,吳孟舉看完,字也消失了,人也不見了。此時,吳孟舉確信真的遇見了仙人呂洞賓。他回到府上,細細品味呂仙贈詩。心想:“知我是仙非我緣”意思就是:“雖然知道我是神仙,但沒有成仙的緣分。”為啥沒有緣分呢?因為自己多富貴少清貧。

不久,吳孟舉便聽從呂仙勸誡,辭去內閣官職,回到洲泉祖居,將田地財物分贈鄉親,自己簡居書齋,著書立說,過著清貧的晚年生活,死後葬在洲泉西麵的馬墳頭。據說後來有人盜了吳孟舉的墓,但墓裏沒有半點陪葬的貴重物品。可見吳孟舉晚年確是棄富貴從清貧了。

五丁力士

古蜀國傳到最後一代開明帝手裏的時候,國家的命運出現了重大變化。原來這位國君既貪財又好色,既愚蠢又狂妄。他巡視武都時,搶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做妃子,回到成都後天天飲酒作樂,根本不管國家大事。姑娘日夜思念親人和家鄉,很快就得病死了。

傳說,當時蜀國出了一件聞所未聞的怪事,一位母親在同一天生下了五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父母覺得不吉祥,就把他們丟在溪水邊,過了幾天,母親偶然從這裏經過,聽見了小孩哇哇的哭聲,知道他們還沒有死,於是心一軟,又將幾個孩子抱了回去。長大後,女兒非常漂亮,嫁給蜀王做了妃子,兒子們更了不得,個個都成了大力士。弟兄五個都有著一身驚人的力氣,能夠輕而易舉地舉起幾萬斤重的大石頭,如果齊心合力做一件事,甚至連山都能搬動,因此被稱為“五丁力士”。每當蜀國的國君去世後,通常都會讓他們去搬那些高達三丈、重有千鈞的大石頭,立在王陵前,作為後人條拜的標誌,這種石頭又被稱為石筍,後來,王陵前的石筍越立越多,後人就將這個地方稱為“筍裏”。

蜀王搶來的姑娘病死後,他做出一副假惺惺的樣子,一邊悲傷地哭泣,一邊派五丁力士到姑娘的家鄉去挑土回成都,修了一座蜀妃墓,經常去祭奠她。因為這座墓是五位大力士從武都那裏擔土修的,所以把他們挖土的那座山叫做五擔山,後來演變成了武擔山這個名字。

東周末期,周顯王統治著中原地區,蜀國則占據著褒斜穀和漢中一帶的廣大地方,與秦國國境接壤。有一年,蜀王到褒斜穀附近打獵,偶然遇到了秦惠王,雙方一陣寒暄後,秦惠王就拿出一箱金子來送給蜀王。作為回饋的禮節,蜀王也將許多珍稀寶物送給了秦惠王。

秦惠王心情非常愉快,回去後想再看看蜀王贈送的那些寶物,結果一拿出來,卻發現寶物竟然全部都變成了泥土。秦惠王十分憤怒,大發雷霆,說蜀王欺騙了自己。可是群臣們卻向他道賀,說:“大王,這是好兆頭啊!蜀王送來的寶物突然變成了泥土,不就是預示著秦國以後將要得到蜀國的土地嗎?這是天賜的大禮啊!”秦惠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君主,聽到這裏馬上轉怒為喜,開始盤算怎樣才能夠得到蜀國的土地。但是他也知道,蜀國有五位大力士,不容易對付,該怎麼辦呢?

蜀國位於盆地中央,周圍全是崇山峻嶺,道路崎嶇艱險,如果出兵攻打蜀國的話,大部隊難以通行,車輛輜重根本無法運輸。於是秦惠王與大臣們商議了半天,想出了一個好計謀。他命人鑿了五頭大石牛,放到秦國和蜀國的邊境上,每天派人暗中在石牛的屁股後麵擺上一堆金子,並四處散布說:“這五頭石牛是上天的神物,能夠拉出金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