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是熱烈、衝動、強有力的色彩。紅色是夏天的色彩。她使人聯想到夏天火紅的太陽。她代表勇敢、樂觀、熱情、堅強。我們童話故事中的主人翁身上就閃耀著紅色的光芒。他們遇到挫折時,沉著、冷靜、樂觀麵對問題,勇敢的解決問題。令周圍的親人、朋友都信任他們。持之以恒

李白是我國唐朝著名的詩人。他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他的詩作優美動人,感情豪放,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後人尊稱他為“詩仙”。

李白五歲時就開始讀書認字。他十分聰明,天賦極高,不管學什麼東西都是一學就會。十歲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夠通讀詩書,並且開始顯露出詩人的天賦。

李白的爸爸是一位很成功的商人,家裏非常有錢。所以就請了很好的老師教李白讀書。但因為李白學什麼都很快,所以就貪玩,不肯好好地讀書。而那些教李白的老師們,一是因為拿了主人家的錢,不太敢把李白管得太嚴,二來李白的聰明讓他們刮目相看,每次想要讓李白好好讀書時,李白就會想一些辦法來戲弄他們,讓他們沒有辦法來教他,而李白的爸爸因為李白聰穎非常寵愛李白,弄得先生們都不好對李白太嚴厲。於是,李白就更加沒有顧慮了,有時玩的忘記了學習,老師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憑他胡鬧。

有一天,李白在書房讀書讀得不耐煩了,就丟下了書本跑到外麵去玩。經過一條小路的時候,他看見有一個老婆婆正坐在那裏,手裏拿著一根鐵杵在磨刀石上使勁地磨著。李白覺得很奇怪,就走過去,問老婆婆:“老婆婆,你這是在幹什麼呢?為什麼要磨鐵杵?”老婆婆看了看李白,笑著回答:“我想要一根針,所以就在這裏磨鐵杵。”李白一聽,覺得更奇怪了問:“這麼粗的鐵杵,你真能把它磨成針?那要磨到什麼時候啊?”老婆婆回答道:“怎麼不行呀,隻要我每天堅持,總有一天我能把這根鐵杵磨成針的。”聽了老婆婆的話,李白身受感動,他認為一個老婆婆都堅信,隻要每天努力地做一件事,到最後就算是那麼粗的鐵杵也可以被磨成一根針,那現在自己學習不也可以這樣嗎?雖然大家都說自己聰明,可是自己如果不好好學習,終有一天會成為別人眼裏的庸才,如果自己從現在開始努力讀書,終有一天會成為世人景仰的人。想到這裏,李白下定決心,趕緊跑回了書房,繼續開始讀書。

從此以後,李白就開始刻苦學習了,他不僅學習了平常老師要求他應該讀的那些書,還經常和一些有學問的人交流。長大後,李白更是遊曆祖國的大好河山,讓自己增長了許多的見識。最後,李白終於成了我國偉大的詩人。

聰明的班超

西漢明帝時期,有一個大將軍竇固,他奉了當時皇帝的命令,率領軍隊前去攻打經常到邊境搶劫的匈奴。當時已經四十一歲的班超也跟隨著竇固出征。在這次征戰中,班超表現出眾使得竇固非常欣賞,覺得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派他和郭恂一起出使西域,希望他能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

班超帶著三十六名隨從開始了他們的聯合西域各國的行程。他們最先到達鄯善國。鄯善國國王對於班超他們的到來非常歡迎,禮節周到,給他們吃最好的,用最好的,還讓他們住在最好的房子裏,還常常將班超等人迎進王宮麵談。就在班超他們認為已經和鄯善國達成共識的時候,鄯善國國王的態度卻突然發生了改變,不僅不再讓班超他們到王宮裏去了,連每天的飲食也開始變差了。班超認為這一定是因為匈奴方麵來人了,所以鄯善國國王的態度才會發生變化,於是,班超決定試探一下鄯善方麵的人。當送飲食的侍從到來之時,班超故意問道:“匈奴方麵的人已經來了幾天了,他們是不是也住在我們住所的附近呢?”那名侍從聽班超這麼一說,以為班超他們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老老實實地回答道:“他們已經來了五六天了,住在離這裏大約二十裏左右的地方。”班超為了防止消息被泄漏出去,就將這名侍從給關起來,然後他召集三十六名隨從一起喝酒吃飯。就在大家正喝得高興的時候,班超突然說:“大家和我一樣,都是不遠萬裏從遙遠的中國來到這個偏僻的國家的,本來是為了報效國家,爭取建立大功的,但是現在鄯善國的國王為了討好匈奴的人,就決定要將我們全部抓起來送給匈奴人。如果我們被匈奴人抓住的話,一定會被殺死,永遠也回不了家了,你們說,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呢?”那三十六名隨從聽了班超的話之後,都十分的氣憤,紛紛對班超說:“大人,我們現在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時候了,全憑大人指揮,盡快脫離這個危險的地方。”於是班超說:“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可以在今晚,趁著天黑,用火攻的方法將匈奴來的使者殺死,嚇一嚇鄯善國的國王,這樣不僅可以擺脫困境,而且還可以趁此機會建功立業。”大夥都很讚成班超的這個主意,但覺得應該和另一位使者郭恂商量一下。班超很生氣地說:“他是一個膽小文弱的官員,如果一害怕將我們的計劃泄露了出去,將會功敗垂成,說不定會使我們永遠回不了家。所以現在不是告訴他這件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