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葛亮的府中有一位專門負責處理文書事務的官員叫楊顒。他常常看見諸葛亮為了處理政事日夜不休。無論事務大小都是自己親自處理,他認為這樣並不太好,就向諸葛亮建議,將一些可以由別人來做的小事交給手下的那些大臣們去處理,而諸葛亮應該著重抓關係到國家命運的那些軍政大事。
諸葛亮對揚顒的關心及建議非常的感謝,但他總是認為自己身上肩負的使命太重了,不得不小心地應付所有的事務,生怕出現差錯,所以不得不自己親自來處理這些事務。後來楊顒病逝了,諸葛亮為此非常難過,痛哭了好幾天,認為自己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夥伴。
後來,諸葛亮還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他提出:“丞相府讓大家都來參與政事,討論國事,就是為了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意見,廣泛地聽取各種有益國家發展的建議,這樣才能夠讓我們蜀國越來越強大。”
敢作敢當
戰國時期,趙國的大將廉頗英勇善戰,膽識過人。有一次趙王派廉頗帶兵前去攻打齊國,廉頗很快就將齊國的軍隊打敗,並占領了齊國的一座城市昔陽。這一次戰役讓廉頗不僅得到了趙王的封賞,還在諸侯國中打響了自己的名聲。大家都知道廉頗善於用兵,並且作戰時非常勇猛,所以就不敢再輕易和趙國開戰了。
當時在趙國,武將中最有名的就是廉頗,而在文官中藺相如最為出名。藺相如原來隻是在一個宦官家裏當管事。有一次,秦王想用十五城換趙王的和氏璧,藺相如自告奮勇出使秦國,並在發現秦王根本無意將城池換給趙國時,他巧妙地將和氏璧完璧歸趙了。當他回到趙國後,趙惠文王對藺相如的才能十分讚賞,認為他膽識過人,機智聰明,肩負重任卻又不辱使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就任命他擔任趙國上大夫,負責處理國家的重要事務。不久,秦王又故意找借口逼迫趙王在澠池會麵。在這次會麵時,秦王當麵羞辱趙王,又是藺相如再一次憑借自己的膽識和周密的計劃,在酒席上迫使秦王讓步,保住了趙國的體麵和榮譽。這一次澠池會麵之後,趙惠文王對藺相如更是另眼相看,任命藺相如為趙國的宰相,全麵負責趙國的大小事務,並協助趙王製定國家的政策和法令。這樣一來,藺相如的地位就遠遠高於廉頗了。
廉頗認為自己今天的地位完全是靠自己的戰功爭取到的,而藺相如出身非常低微,並沒有什麼厲害的本事,隻不過靠嘴巴能說會道而已,現在地位居然已經在自己之上了,所以心裏很不服氣,並揚言,隻要自己碰到藺相如時,一定要當著他的麵好好羞辱他一頓。
當藺相如聽說廉頗的想法時,隻是淡淡一笑,吩咐車夫以後出門遇到廉頗時一定要記得避讓。有一天,藺相如坐上馬車準備去王宮,可是就在他快到王宮的時候,遠遠地望見了廉頗正騎馬往這個方向走來,於是他趕緊讓車夫繞過這段路,不要跟廉頗碰麵。這件事情發生之後,藺相如的許多部下非常不理解,他們紛紛找到藺相如詢問道:“大人,我們這些人離開自己的家鄉和親人來到這裏投靠您,就是因為仰慕您的為人,知道您是一個不畏強權,為國為民的賢者。現在您在趙國的地位比廉頗將軍高,可是他說出了那麼難聽的話,您不但不與他爭論,反而處處躲避他,就好像怕了他一樣。您這麼膽小怕事,怎麼能處理好國家的大事呢,怎麼能對抗趙國的敵人呢?與其跟著您,還不如全部都回去的好。”藺相如聽了之後,笑著問他們:“在你們看來,是秦王可怕一點,還是廉頗將軍可怕一點呢?”大夥兒說:“廉頗將軍雖然也讓人害怕,但是和殘暴的秦王比起來就溫和多了。”藺相如點點頭說:“對呀,就連秦王那麼有威勢,那麼可怕的人,我還敢當著他大臣們的麵嗬斥他,我連這麼可怕的敵人都不怕,難道會怕廉頗將軍?我隻是覺得,現在別的國家之所以不敢未侵略我們,就是因為趙國武有廉頗,文有我藺相如的緣故。如果我們自己內部不團結,互相攻擊,那麼就等於在幫助敵人削弱趙國的力量。那麼,到了那個時候,不要說是早對我們虎視眈眈的秦國,就是其他的國家也會來侵略我們趙國。真到了那個地步,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我現在對廉頗將軍這麼忍讓,就是因為要先顧到國家大局,以國家的安危為重點,而把私人的恩怨放在後麵而已。”部下聽了藺相如這一番話之後,都非常的感動,認為自己真的沒有跟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