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有一年,馮異離開自己的駐防地長安,來到了京城所在地洛陽朝見漢光武帝。在朝廷上,劉秀指著馮異告訴自己的大臣們說:“這就是我起兵時候的主簿。他為了幫助我,在我創業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清除障礙,使我能夠成功地建立東漢王朝,後來又替我平定了關中,是我最重要和信任的人。”朝見之後,劉秀還賜給了馮異許多財物,同時還給他寫了一封信,在信裏劉秀告訴馮異,當初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馮異為自己煮豆粥送麥飯的事情自己一直還記得,對於當初的那份深厚的情意,自己到現在都沒有報答完呢!
自食惡果
五代十國的時候,東魏丞相高歡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侯景。這人十分聰明,帶兵打仗很有謀略,但為人卻十分傲慢,總認為自己是最了不起的人,沒有把別人放在眼裏。他常常告訴高歡說,隻要能給他三萬人馬,他就可以打過長江去,將南朝的皇帝蕭衍給活捉過來。高歡沒有聽他的,隻給了他十萬人馬,派他去鎮守河南。
侯景臨走的時候悄悄對高歡說:“丞相大人,我現在準備到河南去了。為了防止出現意外的情況,以後大人給我寫信的時候,請在信上麵加上一個小點,這樣我就可以分辨是不是大人寫的信了。”高歡答應了侯景的要求。
幾年之後,高歡得了重病即將去世。他囑咐兒子高澄說:“我可能不久就要離開人世,這個侯景是一個很不好對付的人,他非常自大,對別人都看不上眼,除了我之外,就隻有慕客紹宗能夠對付得了他。我死之後你一定要重用慕容紹宗,否則就會出大亂子。”高澄點頭答應了。
高澄知道侯景瞧不起自己,因為侯景曾私下揚言說,一旦高歡去世之後,自己是絕對不會聽從高澄的指揮的。高澄為了以防萬一,就想趁父親還沒死之前,將侯景的兵權給奪回來。他冒充自己父親的筆跡寫了一封信給侯景,要他立刻趕回京城。
侯景接到這封信之後,見上麵沒有約定的小點,就知道這是一封偽造的信,於是假裝生病了,沒有回京城去。第二年,高歡去世了,高澄接替了父親的位置。侯景知道高澄不喜歡自己,現在高澄掌權之後一定會對自己不利,於是就下決心背叛東魏,想去投靠西魏。可西魏的丞相宇文泰知道侯景是一個很狡猾的人,為了防止出現萬一,宇文泰同意侯景來投靠自己,但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要派大軍去接管侯景的地方,同時要侯景交出自己的部隊,然後到長安去拜見孝靜帝。侯景沒有辦法接受這樣苛刻的條件,談判破裂了。
這時,高澄已經知道了侯景叛變的消息,於是命令慕容紹宗率兵前來攻打侯景,並讓中書侍郎魏收寫了一篇討伐侯景的文章,譴責侯景的叛變行為。這樣一來,侯景就陷入了東西雙麵夾攻的境地,日子非常難過。為了擺脫眼前的困境,侯景改向梁朝投降。梁武帝蕭衍很快同意了侯景的請求,派兵北上前來援助他。
高澄見梁武帝居然出兵幫助侯景,認為他做得很不理智,於是就讓魏收寫一篇文章給梁武帝 。
在這篇文章裏,高澄告訴梁武帝,如果梁朝不派兵援助侯景並且將侯景交給自己的話,就好像釜底抽薪那樣,可以從根本上將這個留下來對誰都沒有好處的侯景徹底鏟除掉。可惜梁武帝沒有聽進高澄的話,仍然出兵援助侯景 。於是慕容紹宗繼續領兵南下,並與前來支援的梁朝軍隊打了起來,很快梁朝軍隊就慕容紹宗指揮的東魏軍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回。然後慕容紹宗又繼續指揮軍隊前去攻打侯景,經過幾個月的圍困,侯景軍隊的糧食被消耗完了,終於被打敗了。侯景隻帶了少數的部隊投靠梁朝去了。
投降梁朝的侯景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又在梁朝造反了,並帶兵攻進了梁朝的京城建康。梁武帝蕭衍又恨又悔,一氣之下去世了。侯景趁機自己當了皇帝。可是沒多久,侯景也被他的手下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