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仲卿悲憤地譏諷道:“祝賀你攀上了高枝,嫁了個富貴人家啊!是啊,磐石的確堅定不移,能經受千年風雨;而蒲草呢,它的柔韌隻能維持一時罷了。好了,就讓你去做你錦衣玉食的闊太大吧,我將獨自一人奔赴地府!”

劉蘭芝早已肝腸寸斷,哽咽著說道:“夫君啊,我回到了娘家,婚姻大事怎麼會是我說了就算的啊!既然你要去地府,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還不如讓我們在地府團聚吧!”說完,劉蘭芝哭著跑開了。

焦仲卿見劉蘭芝走了,自己也萬念俱灰地騎馬回到家中。人還活著,卻不得不與家人作臨死訣別,心裏的悲憤難以言說。焦仲卿到廳堂拜見母親,說著“兒不能承歡膝下,萬望母親擅自保重”之類的話,這是他在向母親訣別啊!可是,專橫又糊塗的母親卻還在安慰兒子說:“東鄰有個很賢惠的女子,她的美貌在城裏城外都很難找。你別難過,娘明天就上門為你提親,她遲早都會成為你的媳婦。”

焦仲卿決心赴死,對母親的話不置可否,深深地拜了兩拜就退了出去。他回到房間,看到妻子走前留下的物品,心一陣陣發緊,痛得難以言說。

那天夜裏,寒風呼嘯,枯葉飄零。整個大地被嚴霜籠罩,一片死寂。劉蘭芝見大家都已睡熟,便悄悄溜出家門,踉踉蹌蹌來到村口的河邊,縱身跳了進去,用她的生命來捍衛她的愛情。當天三更夜裏,焦仲卿也在院裏徘徊,想要尋找一個更好的自殺之地。突然,一群烏鴉猛然飛起。焦仲卿心裏一驚,好似知道妻子已經殉情,正在黃泉路上等他呢。他馬上解下自己的腰帶,綁在早已選好的一棵粗枝上,然後麵向妻子所在的東南方向自縊而亡。

天亮之後,人們才發現焦仲卿與劉蘭芝已經雙雙殉情。焦母呼天搶地,哭得幾次昏厥過去,劉家哥哥也是悔恨交加,責備自己趨炎附勢,以致害死了妹妹。村民們被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深深打動,紛紛聚在焦劉兩家門前。在村民的強烈要求下,兩個心愛的人兒被合葬於華山腳下。

人們在墳墓的東西兩側種上了鬆柏,左右兩側種上了梧桐。鬆柏和梧桐越長越繁茂,他們樹枝交錯,葉片相連,好似手牽著手永不放開的兩個人。樹林中,一對鴛鴦雙宿雙飛,常常在夜間相對嗚叫,直叫到五更時分。

梁山伯和祝英台

東晉太和年間,浙江上虞的玉水河邊有一個祝家莊,莊裏有一座高大的院落,朱漆的院門兩旁有兩座石獅子巍然守護,這便是村裏首富祝公遠員外的府第。

祝公遠夫婦生有九個孩子,前八個全是兒子,最後一個是女兒,被稱為祝九娘。因為是最小的也是唯一一個女兒,所以祝九娘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掌心。祝家前幾輩數度為朝廷效力,追隨祖逖、桓溫等大軍北伐中原,並收複了原來西晉的都城洛陽,還一度進軍到陝南。所以,童年時,九娘常常聽長輩們講述征戰的故事,小小年紀便立誌成為一名馳騁疆場的巾幗英雄。

九娘聰明好學,從小飽讀經史,雖然沒能成為巾幗英雄,卻成了遠近聞名的才女。

轉眼間,九娘十四歲了,已經出落成一位美麗大方的姑娘。不過,她並不喜歡擺弄雲鬢,也不喜歡躲在閨房繡花。她那活潑爽朗的性格,天生就有幾分男子氣概。每天清晨,她推窗遠眺時,總能看見街上那些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不禁萬分羨慕,心想:“別人可以上學,為什麼我就不能上學呢?”

有一天,她鼓起勇氣央求父親說:“爹爹,家裏的書我都看得差不多了,我要到杭州上學去!”

祝員外聽了女兒的話,非常驚訝,他說道:“九娘啊,你讀的書夠多了!女孩子應該在家織布繡花做女紅,讀那麼多書幹什麼?自古以來,就沒有女孩子去上學的,再說了,學堂裏全是男子,你去了成何體統?”

“爹爹!”祝九娘撒起嬌來,“爹爹,女兒早已想出了妙招。我女扮男裝遠離家鄉去求學,一定不會有人認識我的!爹爹,這絲毫不會有損您的名聲,您就答應我吧!反正,我主意已定,不會改變了!”

祝員外曆來疼愛九娘,縱然心裏很擔心,卻實在經不住女兒的苦苦哀求,隻得答應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祝府大門“吱呀”一聲推開了,從院裏走出一對翩翩少年。前麵那位眉清目秀、英氣逼人,她就是女扮男裝、化名為英台的祝九娘。祝英台後麵那位挑著書箱的書童,就是女扮男裝的貼身丫鬟銀心。

辭別了爹爹,英台帶著銀心一路走去。英台沉醉在讀書的喜悅中,心情無比歡愉,腳步也變得輕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