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官差三天兩頭地抓民工,定下的親事得抓緊辦了。孟老漢與孟老太太及薑家夫婦一合計,當即選定了良辰吉日。辦喜事那天,孟薑兩家張燈結彩,賓客盈門,範喜良與孟薑女歡歡喜喜地拜堂成親了。新郎新娘入洞房後,孟薑女取出一根紅線,將它係在範喜良衣帶上,羞澀地說:“公子,你我千裏姻緣一線牽。你我就被這根紅繩緊緊係在一起,永不分離。”

範喜良也從懷中取出一隻家傳玉鐲,輕輕地套在孟薑女的手上,動情地說:“小姐對我一往情深,喜良無以回報,隻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裏,喜良可以一直守護著小姐。”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小兩口正在洞房內甜言蜜語,外麵突然傳來咚咚地砸門聲,其中還夾雜著粗魯的咒罵和叫喊。小兩口剛剛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一群官差已經手持鐵鏈,窮凶極惡地闖了進來,不由分說地鎖住範喜良就走。

麵對如狼似虎的官差,範喜良無可奈何,隻得含淚拜別孟薑兩家老人與新婚的妻子。孟薑女心知夫君這一去,定將凶多吉少,不禁哭成了淚人。她拉住夫君的手,怎麼也不肯放開,最後,還是官差將她推倒在地,她才放了手。範喜良望著悲痛欲絕的妻子,真是心如刀絞,他隻得安慰說:“夫人,你和爹娘自己多保重,喜良到長城後,會經常寫信回家的。”

然而,範喜良這一走,便音信全無。一年過去了,不僅不見人回來,就連一張紙片兒也沒見著。孟薑女為夫君做好的一堆寒衣,也不知該寄往何處。丈夫生死未卜,妻子在家坐臥不安,真是度日如年。

一天夜裏,孟薑女做了個夢,夢見夫君範喜良病得快要站不穩了,卻還遭受著監工的皮鞭之苦,被迫扛運重達幾百斤的石頭。孟薑女心疼得大叫一聲,猛撲過去,卻一下子驚醒了。她的叫聲也驚醒了爹娘,她將夢中所見的可怕情形講述了一遍。她對二老說:“爹,娘,女兒決定前往長城尋找夫君。如果不親眼看見夫君過得如何,女兒心裏不安啊!”

爹娘見女兒心意已決,就是想攔也攔不住,隻得答應。孟薑女一刻也不想耽擱,當即著手打點行李。她帶上了為夫君做的幾件寒衣和一把雨傘。第二天一早,孟薑女就含淚拜別二老,踏上了尋夫之路。

時值初冬,天氣正在漸漸變冷。孟薑女一路上忍饑挨凍,徑直向正北方走去。她翻過一座座高山,趟過一條條河流。餓了,就啃一口涼麥餅;渴了,就喝一口涼河水;累了,就在路邊歇歇腳。

這天,天色已晚,孟薑女頂著漫天黃沙來到一個三岔路口。她四顧茫茫,找不到一個行人問路。正當她心急如焚時,天上突然飛來一隻烏鴉,在她頭頂盤旋了三圈,又接連嗚叫三聲,便向沿著其中一條路的上空飛去。孟薑女心中頓時豁然開朗:這隻烏鴉是在為她指路呢。在烏鴉的指引下,孟薑女頂著黃沙、冒著寒風繼續趕路,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患了風寒。天完全黑下來時,孟薑女剛好走到一座前不著村、後不挨店的破廟。由於風寒和勞累,孟薑女再也邁不動腳步,隻得走進破廟,暫作歇息。不知這座廟荒廢了多久,裏麵陰沉得可怕。廟裏到處結滿蛛網,神龕上也積了厚厚的灰土。那些如真人般大小的神像正齜牙咧嘴地瞪著她。孟薑女渾身冷得發抖,心裏還怕得不行,她剛想掙紮著走出廟去,卻體力不支,一頭栽倒在地上,昏了過去。

她不知道自己在廟裏睡了多久,睜開眼睛時,卻發現自己已經躺在老鄉暖呼呼的炕頭上,一位麵容慈祥的大娘正在旁邊為她煮薑湯。昨夜,大娘的老伴從外地回來,因為大雨而去破廟避雨,發現了昏倒在地的孟薑女,就帶她回家了。孟薑女喝下一碗薑湯,出了一身大汗,感覺身體輕鬆了不少,當即跪謝大娘和大伯後,就要起身繼續趕路了。她問大伯:“請問大伯,從這裏去長城還有多遠?我要去長城尋找我的夫君範喜良。”

“姑娘,長城在幽州之北。從我們這裏去幽州,還有很遠很遠的路程。你的身體還很虛弱,如果想去長城,恐怕還得在這裏多休養些日子才行。”

“大伯大娘,盂薑女很感激你們,可是,我見不著夫君,就一天都待不下去啊!不管長城有多遠,我也要去那裏找到我的夫君!”

“姑娘,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可是,你還在發燒,萬一路上又暈倒了,可怎麼辦啊?到那時候,你自己都性命難保,又怎麼能去尋找你的夫君呢?姑娘,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你還是先在大娘這裏將息幾天吧,等到你身體好一些再走也不遲。”大娘見姑娘執意要走,趕緊從旁勸慰。孟薑女聽了大娘這席話,覺得很在理,便又在大娘家住了兩天。兩天後,她無論怎樣都要啟程了。大娘攔也攔不住,隻得流著眼淚,拉著孟薑女的手,歎息道:“老天啊,你看看吧,多好的一位媳婦啊!老天啊,你發發慈悲,就讓這對夫妻團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