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悄然離去(1 / 1)

1789年,富蘭克林的病情愈發嚴重了,他在病痛中又度過了一年。這年4月,聯邦政府選舉團一致選舉喬治·華盛頓為實行總統製的美利堅合眾國的首任總統。聽到這一消息後,躺在病床上的富蘭克林興奮得難以入眠,他掙紮著站起來,艱難地給華盛頓寫了一封信。

對於自己走過的一生,謙遜幽默的富蘭克林曾這樣寫道:關於我自己,眼下過得十分愜意,感謝仁慈的上帝,我的身體還可以。我讀書多,騎馬少,做別人的事多,做自己的事少,一有閑暇就想休息,高興時就願意找朋友聊聊,年複一年,僅此而已。最終的時刻將會來臨,到那時我但願聽到這樣的話“這個人活著對大家有益”,而不是“這個人死時很富有”。

富蘭克林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冬天是在病床上度過的。當膽結石症開始惡化時,疼痛難忍,不得不服用大劑量的鴉片。但富蘭克林的記憶力依然很強,他的幽默與樂觀與早年不相上下。他晚年的唯一安慰,就是每天與前來看望他的親朋好友聊天神侃,但他的腦力所及卻再也無法達到思維的邊疆。

富蘭克林逝世前6天開始發燒,一度處於失去知覺的彌留狀態之中。幾天之後高燒才退,並出現了回光返照的跡象。

1790年4月17日,富蘭克林忽然起了床,請人們幫他整理一下床鋪,以便讓他死得像樣些。薩拉·富蘭克林聽了悲上心來,告訴他說,她要他好起來,再活許多年。富蘭克林平靜地說,“我不希望這樣。”他已經看到了最後時刻的來臨。夜裏11點,這位偉人溘然逝去。那時,他的孫子譚波爾和本傑明正陪在他的身邊。

4月21日,費城人民為他舉行了葬禮,兩萬人參加了出殯隊伍。碼頭上船下半旗,教堂鍾樓裏哀鍾長鳴,向他最後致敬作別的禮炮聲聽起來也那麼沉重。

4月22日,詹姆斯·麥迪遜在參議院動議為富蘭克林的逝世服喪一個月以示哀悼,被不經討論地通過;6月11日,在巴黎的國民議會中,米拉波動議各國應為富蘭克林先生之逝世哀悼3天,拉法耶特、拉·羅其福考爾德附議,議員鼓掌通過;第二年3月1日,富蘭克林原來的敵人威廉·史密斯在美洲哲學學會前向路德派教堂發去一篇讚美詞,讚美逝去的富蘭克林。

而按照富蘭克林生前的意願,他的墓碑上隻刻著這樣一行字:“印刷工富蘭克林”。偉大的富蘭克林直到最後,仍然是那麼謙虛,那麼樸實無華,這大概就是偉人的品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