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因為懂得(1 / 2)

曹公討伐劉表大獲全勝班師回朝。不幾日,他又一次來到蔡琰的宅院。

“曹公,如此清晨來到這裏,一定是有要事吩咐!”蔡琰很快猜到曹公有事才來。

“哈哈,文姬聰慧,知道曹某心思。”曹公又是滿臉堆笑,笑容把臉上的皺紋再次舒展開來。

文姬急忙讓座,遞上茶水,端坐一邊,靜等曹公發話。

“文姬,曹某今天來此,確有一事相商。”曹公雙目炯炯,笑臉盈盈。

“曹公有何見教?文姬願洗耳恭聽。”蔡琰回應道。

曹公端起蔡琰為他沏好的茶,吹開杯麵上的浮茶喝了一口,方才微笑著說:“想當年,曹某先任頓丘令,後任議郎,年輕雖年輕,是個小芝麻官,沒有多少權力,沒人瞧得起我。但是,令尊蔡大人卻對我十分器重。我當年很佩服家父的博學多才,常常與他在一起討論政治和曆史,也討論詩詞歌賦。蔡大人一點也不輕視我這個年輕人,我們在一起煮酒論史,閑話朝野權臣,也彈琴賦詩,好不快活!”

“嗯,文姬年幼時,也有所記憶。”蔡琰道。

“蔡公一點也不藐視我這個小軍官的觀點,對於我那一套文韜武略,對與我設想的收複天下的方針,都十分讚成。我和蔡公,我們的關係被周圍人稱為‘管鮑之好’。哈哈,我們是忘年交,但是一點也沒有感到年紀的差別。知音難求,知音難遇啊。”曹公捋捋胡須,感慨道。

蔡琰點頭稱是。

“現如今,經曆了十幾年的艱苦征戰,我當初的設想,我的方針,都已經基本實現了。目前雖然還是三分天下,但是,統一中原的大幕已經拉開,將來漢朝一統天下的局麵將會出現。目前正是外定武功,內修文學,勵精圖治的時候。國家需要令尊蔡大人那樣的儒學名家,大牌學者來為國家振興而寫書撰文。可是,令尊蔡大人已經離去。我想,這種傳承文學和曆史的重任,隻有你才可以承擔。”曹公終於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哦,曹公之意,是讓我撰文寫書?”蔡琰問。

“據我所知,令尊大人在世時,家中曾經藏書諸多。不知那些書籍現在何處?”曹公問。

聽聞曹公問到這個,蔡琰的遺憾與苦痛立即湧上心來:“曹公有所不知。文姬父母先後去世,文姬緊接著被匈奴掠走,家中無人,故所有存書皆被人拿走丟失。文姬回到家中一看,整個書房裏麵空無一卷……”

“哎……可惜可惜,太可惜了。”曹公聞之,跺腳頓足,大呼可惜。

“家父藏書,據我所知大約四千多卷,如今一無所有。”蔡琰滿臉的無奈。

曹公思索一會兒,又道:“你……可否憑你的記憶回想出其中一些呢?”

蔡琰稍加思索,便回複道:“文姬憑自己記憶,大約能夠背誦出數百餘篇。這些都是當初在學堂裏,家父命文姬與其他學生背誦與牢記的。”

“你能背出幾百篇啊?”曹公捋著胡須,以讚賞的眼光看著麵前的蔡琰:“雖說距離四千這個數字相差太多,僅有十分之一,但是,在你離開家園這麼多年,也是難能可貴的了。”

“曹公過獎。這是文姬的本分。我出身理應有如此記憶。”蔡琰回答得十分得體。

曹公想了想,又道:“這樣吧,你隻負責把書背出來,我會差遣十名小吏到你這裏來,讓他們負責書寫,你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