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讓他擁有一個強大的內心——培養他的勇氣和自信心。那麼強健男孩內心的好辦法有哪些呢?
1.告訴他,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遇到問題本身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父母要讓孩子學會堅強地麵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我們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逐漸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他意識到“我能行”。這種機會可以是一個遊戲,一本圖畫書,或者隻是讓他自己口學著洗衣服。當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因為積木總是倒下來而沮喪時,不要替他搭一個完美的城堡哄他開心,而是鼓勵他再試試。父母要想讓你的男孩變得更加樂觀、自信,那麼就應該給他創造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的“我能行”的感覺不斷地加強。於是他就會變得越來越有信心,當他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不會茫然失措了。
2.讓你的男孩學會和自己的不良情緒相處
人們的情緒有消極和積極之分。在生活中你的男孩可能會有沮喪、生氣、失望、害怕等種種不良情緒,這時候很多家長就會選擇逗孩子開心或是找其他方式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種做法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會以為產生這樣的負麵情緒是一種很丟臉的事情。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明白要想一直保持開心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的男孩總要獨自麵對一些事情,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感知自己的情緒,要讓你的男孩學會和這些消極情緒相處,讓他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
3.規律的生活會讓孩子更安心
很多人會認為隻有給男孩提供各種各樣的玩具、陪孩子一起去旅行、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才是讓孩子生活得更加快樂的一個重要標準。可是由於很多原因家長並不能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於是家長就開始感到內疚。其實,家長朋友大可不必這樣。讓孩子擁有一個有規律的家庭生活,要比那些東西重要得多。因為規律的生活可以讓孩子預知下一步將會發生什麼事情,這時候孩子的內心就會感到無比的安定,他會感覺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所以這時候你的男孩的內心會更加的淡定與堅定。比如,晚上大家一起吃完晚飯之後可以做些有意思的事情,並將此行為習慣性地堅持下來,會給孩子一種可以掌控的感覺,於是孩子消極和焦慮的情緒也會逐漸減少。
4.父母有事可以和孩子商量,讓他感覺到被重視,意識到自己也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
對於男孩來說他的肩上會有更重的責任,隨著男孩的年齡不斷地增大,他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地增強。這時候家長就不能像以前那樣總是把他當做小孩子來對待,家裏的一些重大決策的討論,不妨讓孩子也參與進來。當然,孩子的想法確實還很不成熟,但是家長不能以此為借口來剝奪孩子發表意見的權利。當你的男孩也能在家庭的重大決策中發表看法的時候,他就會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對於到最後有沒有采取他的意見他是不關心的,他在意的是這個過程。這將有利於讓孩子變得更加有主見,等到他遇到非議之後就不會因為他人的言論而茫然失措。
5.讓男孩感覺到家裏很安全,也很快樂
父母要為你的男孩創造一個安定祥和的家庭環境。如果孩子在家裏感受到的是暴力、壓抑和沮喪的話,就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很大的傷害。他就會覺得連這個家都是不安全的,那麼這個世界上還能有什麼地方可以讓他安心地待下去呢?相反,如果孩子在家裏感受到的一直是歡樂、舒適、溫馨、溫暖的話,孩子也會更有勇氣麵對自己所遭遇到困難,因為家庭是他最強大的後盾。
總之,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強大起來才是讓孩子從容地麵對外界打擊的最有效的方法。
讓他妥善應對來自同伴的壓力
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讓他感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來自同伴的壓力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個問題。同伴壓力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說得通俗一點,它指的是當一個人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從事某種活動的時候,他的個性必須屈從於整個群體的特性,進而導致了個體特征被埋沒的現象。我們也可以把它說成是迫於群體的壓力,個體必須放棄自己的個性以達到和其他人一致的現象。